据统计,2021年抖音日活目标6.8亿;《经典咏流传》抖音官微的播放量则突破1亿;《诗画中国》首期获全网热搜80多个,全网视频播放量达7100万以上。短视频如今已成为最火的观屏方式,近一半的中国人通过短视频来观看、了解世界。电子信息技术的升级必然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在各个领域引起信息的冲击波,读书类短视频也应运而生、借壳上市。一些读书类IP一夜爆红,聚集起数以亿计的粉丝,一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些外部世界的嚣杂潮流,裹挟着人们一路滚滚向前,加速奔赴的应该不是一个固定的终点,否则人们会因为这加速度而加速到达终点、结束一切。

如何看待文艺经典作品阅读与传播“短视频”化、导读化?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论,一方面以阅读主体对文艺经典的接受为考量,另一方面则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短视频的接受。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短视频的风行是值得欢呼的传播奇迹,传播学要的结果是到达、是最终的价值释放或实现。竖屏作为新的视听模式,极大满足了人们在碎片化时间中获取信息的需求,及时、迅速地实现联动、跨屏的信息接受或互动,只要愿意学一点技术,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短视频的制作平台,而人人是平台则使信息裂变式扩散出去,传播的魔法盒由此打开。

以《经典咏流传》为例,成功的数据处理使节目取得成功的传播。过去人们需要在固定的电视频道完整地看完一个内容才能参与讨论,现在人们在手机上随时随地就能观看、留言并参与讨论。由于降低了人们参与节目的门槛,拉近了观众和节目的距离,而评论区则满足了人们的表达欲,人们在留言中彼此印证彼此回应,一个短视频就形成一个小社会,人们在这里找到志趣相投的同道,短视频的IP就是他们的社团、暂时的精神家园。他们会感恩短视频IP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更激发出要守护IP的团结的力量。


(资料图片)

正是意识到文化节目可以利用短视频来实现跨屏的超高效传播,才会有更多的读书类短视频跟进,其初衷与其说是为了人们的阅读,不如说是为了实现传播。而这二者是不同的。正如当年人们还在辩论是看纸质书还是电子书,这一问题如今已被是看电子书还是短视频所取代。短视频这个新的IP价值增长点,甚至会影响到影视行业。试问,当人们在短视频中就看到了冗长影视中最精华的部分,谁还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把一部影视剧看完呢?这就是加速度的悖论,越快越没耐心,越没耐心越快。然而,人的生物性意味着种种限制。人也许有一天会被不断提速的加速度摧折了自己的生物性,或者自己的生物性将加速度弹震回来,回到起点,一切重来。

《诗画中国》号称打破了不同艺术形态的鉴赏界限,让观众不仅知道诗画美在哪,更知其为何美。以我观看《快雪时晴书画合璧》的体验来说,我确实欣赏到了美,这个美是因为节目对此画的放大与聚焦,即节目将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名画上,这件事本身令我们注目到美。但至于说“知道了诗画美在哪、为何美”,这有点夸大其词了。美在哪、为何美,这涉及中国美术、书法的专业知识,短短几分钟的视频根本无力说清美在哪、为何美。即使能说清,没有观看主体的主动的智力的、情感的参与理解,美在哪、为何美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所谓美感体验,那是体验主体要投入其中,与画作、书法作品产生反应的过程。被动接受或欣赏,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被化约,也即最重要的东西被化约了。节目用歌唱及表演的方式,讲述了一个连贯的小故事、一段风雅的艺坛佳话,这体现并达到的更多的是传播的效果和意义。而视频中说明文式的“唱”,也多少有些令人“出戏”。说自己看了之后于书画鉴赏有了提高,这恐怕是过甚其词。换一幅画呢?还不是要从头再听一个故事?即使是对故事的了解也只是皮毛的,不认真查阅文字资料,《快雪时晴书画合璧卷》的前后爬梳都将只停留在一个恍惚模糊的印象之上,是无法达到深层次的懂得与理解的。与其说观众懂得了美,不如说观看了两位演员的演唱更确切。这种传播学的效果,需要深入的阅读作为后续的跟进,估计节目主办方的初衷之一,也是想通过传播的方式,引导人们深入阅读吧。正如视频中赵孟頫唱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就是要躬行的审美的必备功课。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替代。

传播是为新闻服务的,也即传播的信息性本质。而知识并不等于信息,传播也不等于阅读。短视频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删减,一种碎片化的娱乐性、消费性行为。从更深刻的意义上来说,是使经验沦为商品的附庸的表征。深度阅读才能具有的探索与辨别,那些文本中的细微之处与丰富隐幽的感受,是伴随人类不断前行的动力与资源。正是深入体验了文本与语言带给我们的文学性,学习了他人运用语言与定义的方式,人类的智识与情感才能朝向文明的方向前行。

伊格尔顿认为21世纪以来更糟糕的情况在于,经验的贫瘠导致个体性开始萎缩,人们的情感体验是浅薄而非深刻的。经验本身已被商品化。商品化社会所带来的经验贫乏,更为致命之处在于它借人与物(商品)的联系隔断了更广阔的人与人的联系,而物化是生命和意识的畸变。更为丰富的阅读感受也许正是拯救物化人的方法之一。

当然,文艺作品都具有物因素,审美体验摆脱不了文艺作品的物因素。但在物因素之外,文艺作品还有艺术因素。艺术因素通常是一种比喻或符号,比喻和符号给出艺术的观念框架。人们之所以能描绘、交流艺术品,全赖于这一套共通的观念框架。如果说艺术作品的物因素是一座房子的物质基础,那么艺术因素就是其上的精神性及本真性的内容。文艺作品的物因素是容易掌握的,但其上的艺术因素,却要靠深入的阅读与思考才能获得。当我们深入阅读的时候,情感由贫瘠变得丰富,意识在挑战物化、心智正在维护我们驾驭物质的能力。我们正在试图复活一个碎片化的人。

文艺作品的理解并没有终极答案,见仁见智,给人的营养也必定因为受体的不同而不同,而统一的标准化的导读也许会导致受众的认知浅表化、单一化,而受众之所以会觉得这类短视频有“爽”感,是因为作为一个消费者,面对商品的快感交换原则,他觉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而这种快感是一种即时性的满足,快感之后是快速的忘却,这与深入阅读过一本书之后的深刻记忆是完全不同的。人们在适当的有难度的阅读当中,可以培养起一种经验的增值,一种文学或艺术赋予的独立个体意识,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孤立的消费者。

当然,阅读类短视频如果一无是处,也不会有如此巨大的人群拥趸。首先它在书本的海洋里帮你选定了一本或一些书,其次,它使阅读仿佛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博主发布读书视频,底下评论区会有很多人跟帖讨论,毕竟理不辩不明,每个人的角度、感受不同,看别人的发言会丰富自己的阅读认知。但说到底,能吸收到营养的前提是你已经认真阅读过了此书。不然,你也只不过是博主传播学意义上的一个分子。如果博主本身的认知水平有限、甚至解读错误,那么从他推荐的书你又能得到什么?如果你想进一步领略、懂得风格之类的更高深的审美因素,你更应该深入、系统地在阅读的海洋中徜徉。因为一个作者的思想、声音以及不可还原的个体性,正是其风格的保证,而这些风格特征只能通过深入的阅读才能逐渐探索、辨明。

如今阅读正在愈加的浅层化。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机构的调查,当代大学生浏览短视频的比例高达83%,其中56%为重度依赖,34%为中度依赖,只有2%为存在于移动短视频之外的独立个体。这一组数字是触目惊心的。这大概也是本刊以此为主题刊发文章讨论的原因。作为人文知识分子,对此当代文化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理应做出回应。我的回应就是,短视频只是传播学意义上的胜利,但传播不等于阅读,深入阅读才是抵制意识物化、心灵畸变的良方。正是在深入阅读之中,我们被赋予了独立的个体意识,各种经验在增殖,只有在阅读中亲身经历过、体验过,才能真正理解那些书本传达给我们的美或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