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向来是文旅热门目的地,近年来更是充分利用自身文化优势,推出一系列文化品牌,成绩屡创新高、亮点频出。

依托人流如织的文化景区与高流量的沉浸式多元场景等形式,西安悠扬的历史深处不断散发着文化魅力,以此吸引各方宾客相聚长安。


(相关资料图)

近日,西安公布《西安“博物馆之城”建设总体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强调西安要利用历史文化优势,确立“五大定位”,建立“博物馆之城”,并以此推动博物馆发展与旅游等多种产业的有机融合,充分释放城市发展潜能,定下到2035年实现世界人文之都的建设目标。

建设世界人物之都

此次政策的推出是国家及省市重要文件的部署下,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有效利用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其中,《规定》以“五个定位”,全面推进“博物馆之都”建设。

通过发挥博物馆“大学校”功能、拓展活化“城市空间”作用、深入挖掘“城市记忆”元素,全面彰显“城市魅力”影响、激发“城市动力”效能,并以此不断增强博物馆建设的能力、发挥鲜明文化特色、强化使命担当与责任意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提升对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

与此同时,《规划》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均衡布局、普惠共享”的原则,以“华夏根脉,精神家园”为特色定位,按照“一核两翼,四维六面”的规划布局全面推进建设,强化博物馆资源梳理整合,彰显西安文物文化资源鲜明特色。

不仅以数量定成败,更以馆城融合,创新转化作为发展目标。

到2035年,全市形成全覆盖、多层级、富有西安特色、日益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博物馆体系;以文明之源、红色基因、周秦汉唐、生态民俗等为专题的一批城市文化地标博物馆落地开放;博物馆管理体制机制完备;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博物馆发展与旅游等多种产业有机融合。

在充分释放推动城市发展的潜力和效能下,西安正形成“馆城融合、活力创新、人人共享”的规范化、现代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博物馆之城”,逐步实现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建设目标。

文化驱动发展

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传承与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的使命。《规划》中指出,西安现拥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59座(正式备案134座),而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为代表的多家展馆,热度持久不退。

同时,“博物馆+”的推广,打破了展馆壁垒的限制,将文物观赏遍布人们身边。

《规划》显示,西安现登记在册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3246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28处。而西安地铁六号线中的“古井遗址”,就是形式推广的成功实践,以古井实物为主体,整体环境还原考古发掘的现场实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观感。

除文物保护外,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亦是西安文化优势的体现。

西安现有世界级非遗项目1项(西安鼓乐),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非遗项目101项,市级非遗项目229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在非遗文化优势的加持下,西安永兴坊等多个文化主题街区频频出圈,还有“非遗+旅游”等多种形式的创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赓续传承中焕发新生机。

在强大的文化表现力上,产业蓬勃发展向上,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中,如何保持热度不减,且仍具定力和洞见,不断推陈出新,是其发展重点。

具体来看,结合游客需求,实现游客与文化的深度互动至关重要。不倒翁小姐姐、盛唐密盒、长安十二时辰等沉浸式多元场景创新及汉服体验的“出圈”,就是将需求摆在首位,给予游客自我与文化的交互。

同时,“夜经济”作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繁华度的新动力,也不断带给西安文旅产业发展新的生命力。

当下,西安夜间消费业态愈发丰富,场所、方式也更加多样。以西安城墙、大唐不夜城、易俗社文化街区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以西安奥体中心、灞河沿岸、唐延路等为代表的灯光夜秀,以小寨、钟楼、龙首村、唐延路、张家堡等商圈为代表的夜购,以西大街、永兴坊、粉巷等为代表的夜食,不断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的目光。

此外,西安也不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塑造城市发展品牌,塑造文旅产业“内核”。

举例来看,兵马俑、大雁塔等名胜古迹以历史印迹作为城市文化代表,大唐不夜城等网红打卡处成为西安旅游新标地。

由此可见,西安正以科技赋能文化发展,赋予历史文化以新活力。西安博物院镇馆之宝三彩胡人骑马俑3D数字国宝等数字化技术应用,打造温度、可感知的全新智慧体验场景。

化“流量”为“留量”,是城市发展的显著标志,亦是时代机遇下文化产业发展突破的关键之处。当下,西安正紧抓流量风口,依托自身优势,不断推出新产品、打造新场景,以塑造城市品牌为目标,丰富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助力西安文化产业不断“出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