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京报网
【资料图】
转自:北京晚报
燕山南麓,北京的东北部,群山环抱之中,坐落着密云水库。密云水库由潮白河上游潮河、白河两大河流汇流而成,其中白河发源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潮河发源于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最后自东西两侧经延庆区、怀柔区、密云区汇入潮白河。
三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指出密云水库“作为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已成为无价之宝”。
一方碧水,情牵两地。三年来,京冀携手共同保水、护水,密云水库水生态健康状况持续向好的同时,两地人民的联系也越发紧密。
沽源 一份治理方案设计了7个月
北京西北方向约300公里,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是白河源头所在地。白河源头上游小河子乡,大片农田中,一条河道蜿蜒而过。仔细看,河道里的水被一级一级拦了起来,每级之间还有落差,错落有致的水面与两岸青翠葱茏的水生植物相映成趣,让人心旷神怡。
这条河道其实是沽源县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典型示范工程项目的一部分。“这一级一级的是表流湿地,从上到下一共16级,横在水里把水隔开的是溢流坝,有了表流湿地,就能让水在河道里停留一周再往下流,这段时间就可以通过湿地里的沉水、挺水植物,净化水质。”项目负责人于秀国告诉记者,以前,一下大雨,周边农田产生的地表径流直接通过沟沟岔岔的河道向下汇入白河源头,水土流失不说,也影响下游水质。
有了这16级表流湿地,从上至下14万平方米的面积,可以有效地短暂存蓄雨水和地表径流,每一级水面间落差50厘米,水深约70厘米,水里还种着狐尾藻、芦苇、荇菜等沉水植物、空管植物和清水植物,蓄水的同时,养水护水。
于秀国从事生态环境相关工作已经18年,可这样的建设项目,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光一个治理方案就设计了7个月,以前从来没有过。”于秀国说,这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北方很少见,沽源县以前更是没做过。前期设计方案时,他专门请教了两所大学的教授,然后和相关单位、专家组成员一起,一趟趟实地勘察地形、修改方案。“选择哪种思路,种什么植物,现场来看合不合适,然后再改……”于秀国说,就这样一遍一遍地调整,才确定好最终方案,开工建设。为什么工程方案要这么严格?于秀国告诉记者,2018年,北京与河北共同签订实施《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北京根据上游来水水质、水量状况,对河北进行经济补偿。而白河源头上游的这个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使用的就是这部分资金,“这钱就是干这个用的,咱必须得达到效果!”于秀国说。
赤城 为保水产业结构转型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位于沽源县南侧,与北京市延庆区接壤,发源于沽源县的白河在流经赤城县后从延庆区入京,最终汇入密云水库。因此,赤城县是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暮夏时节的赤城,群山染绿、百花争艳,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位于霞城大道的白河湾公园里,河水波光粼粼,两岸花草繁茂,水面上不时有苍鹭、白鹭等鸟类觅食、嬉戏,亲水步道和长椅上,三三两两的市民正在休闲娱乐,真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亲。
“以前可不行,河道没有这么宽,两边都是农田、荒地,只要一下大雨,土、树枝这些就往河里冲,影响下游水质。”赤城县县城河道管理中心主任熊晓芹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7年,赤城县开工建设白河县城上游段生态治理暨山水林田湖项目,修建人工湖、环形路等,助力下游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的同时,也为周边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其实,在赤城,类似这样保水、护水的同时也助力地区自身产业结构转型的项目还有很多。“赤城是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大县,但为了保水护水,我们也调整了种植结构,选择农药、化肥使用量低的作物。”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赤城县分局副局长郭博说,尤其是与延庆区接壤的几个乡镇,如大海陀乡、后城镇等,几乎是走村串户,挨家挨户地动员村民改换农作物种植种类。“包括养殖业,以前老百姓几乎每家每户都养牛养羊,对植被破坏比较严重,所以我们也对村民进行了劝导或通过执法制止。”郭博说。
利用生态补偿资金,赤城县建设了一系列生态保水治理工程。而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也在逐渐成为赤城县的资源优势。近几年,赤城县大力推进文化、康养、旅游业发展,“我们打造的一些乡村民宿、景区、温泉等,每到周末都会吸引一大批北京游客前来。”郭博说。
滦平 湿地带来生活大变样
清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北店子村村民王印阁走出家门,几分钟后就到了潮河旁,沿着河道,一边散步,一边仔细查看岸边和水面的情况。
王印阁是村里的河湖管理员,家门口这段长约1.5公里的河道是他的管护范围,每天至少得巡视三遍。“现在多敞亮,多好看,这几年变化太大了,以前河道里乱七八糟的都是垃圾,特别脏。”今年60岁的王印阁是土生土长的北店子村人,在他的印象里,前些年,河道脏乱,夏天蚊虫乱飞,还有臭味,“村里住着都不想往河边来。”可自打从滦平潮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开始,河道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滦平潮河国家湿地公园服务中心主任孙海平介绍,湿地公园项目北起滦平县虎什哈镇大河北村与丰宁满族自治县交界,南至巴克什营镇巴克什营村与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交界,主河道全长约60公里,累计投资1.2亿元。湿地公园通过垃圾清运、水系疏通、水环境治理、植被恢复等一系列举措,修复水生态环境。目前,在滦平县潮河周边停歇和觅食的鸟类已达到136种,水中鱼类14种,维管束植物408种,“潮河流域已经形成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河湖景观,也成了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孙海平表示。
滦平县还全面落实河湖长责任制,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414名,并聘请当地村民担任河湖管理员,每人每年给予8000元的资金补助。“也是帮助农民增收。”孙海平说,下一步,他们打算结合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以湿地公园为引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比如民宿、特色餐饮等,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现在就有好多人来玩儿呢,丰宁的、承德市区的,一天好几十车人呢!”王印阁笑着说。
密云 鸟语花香生物多样
暮夏时节,天高云淡,密云水库群山苍翠,碧波万顷。位于水库西南侧的“鸟岛”上,又到了生态管护员们可以登岛巡视的时候。
“春夏是鸟类的繁殖期和育雏期,为了不打扰它们,观测巡视都是在岛外的远处进行,8月上旬,我们注意到候鸟已经陆续南飞,现在就可以上岛了。”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水生态所副所长王群说着,和同事一起将树梢上的一个废弃鸟巢取了下来。清理废弃鸟巢和枯死树木,是库区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一项。
自2021年汛期至今,密云水库持续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随着蓄水量的增加,水库生态环境也稳步改善。“尤其是近三年来,我们结合不同水位淹没区范围的高度动态性特征,恢复和重建了450余亩湿地,并同步在部分河流入库口岸建设鸟类栖息地生态功能提升示范样区,栽植水葱、芦苇、苦草等水生植物16种,共计28.8万平方米。”王群介绍,这些植物丰富了库区水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降低了入库水流速度,起到了拦截泥沙和悬浮物的作用,在水质净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保证鸟岛的生态可持续,也是为明年候鸟到来提供更好的栖息条件,对促进库区的生态系统平衡、涵养保护水质都有促进作用。”而由此带来的直观反映是库区鸟类不断增多。2020年之前观测记录到鸟类190种,2021年有210种,2022年达到228种,今年监测过程中发现又增加了7种。
今年,王群和同事们还特别收集了水库鸟类的羽毛和蛋壳。“我们和中科院、水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对水鸟羽毛和蛋壳提取分析重金属含量,能了解库区湿地在年内和年际间的规律和变化趋势,以及库区湿地对鸟类的支持功能和变化规律。”王群说。
三年来,密云水库流域京冀“三区五县”携手保水、护水,共同守护“燕山明珠”。现在,密云水库水质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标准,水生态质量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北京市水务局供图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王天淇
流程编辑:u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