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万源市深入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创新劳动教育工作举措,构建“学校基地+校外基地+社会实践+家庭劳动”“四维一体”的劳动教育模块,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精品+特色”精研课程打造新模式。聘请能工巧匠、民间手艺人等社会兼职教师38人,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因地制宜开发种植、竹编、木工、泥塑等劳动实践类课程36门。围绕“富硒”“地质生态”“红色文化”等本土特色做文章,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先后开发出“富硒绿茶制作”“富硒科普探秘”“黑鸡美食制作”“花萼地质考察等特色劳动精品课程20余门。

“校内+校外”培强基地擦亮新名片。出台《关于推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打造校内劳动基地39个,校级劳动教育基地覆盖率达51%。依托万源战史陈列馆、富硒科普馆、大巴山国家地质博物馆等资源,打造校外劳动教育基地8个,劳动研学精品路线4条,创建县级校外劳动教育基地3个,达州市级教育基地2个。

“统筹+拓展”综合育人激发新活力。建立校外劳动研学统筹和家校社会教育活动协调机制,围绕农耕文明、耕读文化、二十四节气等劳动文化,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活动,推动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设置“劳动教育周”,实行校外研学全市统筹,定计划、定时间、定基地、定课程,开展劳动教育拓展活动90余次,3.8万名学生完成家庭劳动实践教育打卡,1.3万名师生参加义务清扫、义务劝导、义务助老等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校内劳动常态化、家庭劳动多样化、社会实践经常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