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湖大武汉,近来时有大事发生。逢到周末,演唱会不断,就在上周末(8月11日、12日),鹿晗πDAY演唱会在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举行。那么问题来了,上万名观众散场后何去何从?

武汉公交集团经营管理公司早有准备,紧急调运67台次定制公交,成功转运3200多人次,轻松化解这场交通大难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鹿晗演唱会定制公交)

喧嚣平息,再回头一念,你可曾惊觉,要不是这场演唱会,是否已经有些时日没坐过公交车了?作为公共交通的主力军之一,武汉的公交车必是一大功臣,那里,也有武汉的“江湖”。

武汉公交开山之主:“拱鼻子”

翻开武汉公交史,第一页便是武汉公交车的开山之主——“拱鼻子”。

1929年2月10日,大年初一,喜庆的日子里,市民们涌上街头,奔走相告:“武汉公交1路开通了!”那是华中地区拥有的第一批公交车,距今已有94年,是从美国购进的16辆雪佛兰,车身改装成了拥有21个座位的长头形木质车厢,因为车头突出,市民故称之“拱(凸)鼻子”。

(“拱鼻子”1路公交)

16辆公交徜徉于汉口六合路至硚口之间,全长7.5公里,设有16座车站,当年赶新潮的人们,在新年的第一天都抢着去坐“拱鼻子”逛街。这场“开洋荤”人气爆棚,运营前几天趟趟爆满,1年运载人数便达到45万人次,有老汉口回忆说:“蛮洋气,当年的公交车售票员比现在的空姐还体面。

(1934年湖北省政府建设厅编印的公共汽车乘车须知)

从“电车”到“电车”,一场快与慢的修炼

新中国成立前,武汉的公交车并不算普及,在那个主要依靠人力通勤的年代,人们走得很慢。

1958年9月,武汉无轨电车1路正式开通,这也成为华中地区的第一批公交,也是第一批电车。钢铁之躯配以头顶两条“长辫”(电车的集电杆),成为街头一道全新的风景。

(近些年常见的武汉公交1路电车)

时间推移,2路、3路、530路内外环……越来越多“长辫”公交驶于街头,串起了三镇。从此以后,过江不再要等半天了,武昌到汉口也就是几十分钟的事,相比从前,大家出行的脚步加快了。

快归快,但也总有要慢下来的时候。众多电车的“长辫子”挂在同一条电线上,只能按着顺序乖乖排队,前面的车不走,后面的也别想超。最怕的就是碰到电车“掉辫子”的时候,这时,车里一阵骚动:“哟嚯,耶喽!”

市民蔡奶奶回忆:“那是常有的事,一开始大家还蛮不耐烦,后来脾气都磨好了,司机和售票员也不慌,停稳车下去接辫子,我们也耐心地等着,不吵不闹,一会儿就弄好了。然后等他们回到车上,我们就一起拍手叫好,车子就继续往前开。”

到了90年代,汽车开始崛起。没有了束缚,那些汽车公交犹如脱缰野马,开始在路上撒欢儿地跑。和小轿车相比,公交那显得硕大的身躯竟也十分轻盈,有空就钻,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没坐的乘客必须扶稳,不然左摇右晃根本站不住,万一再来个刹车,从最后一排冲到司机面前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还有进出站的时候,公交车都不带停的,车一进站,门一开,你就得跟着滑动的车子一边跑一边跳上去,搞慢了,司机还会不耐烦地“啧”一声:“个斑马搞快点撒!”没等站稳,就听得车门一关,司机便一脚油门扬长而去。难怪不少人调侃:“硬核出行,还得看山东的飞机,重庆的的士,和武汉的公交。”那时,公交车似乎都没有限速,跑出了武汉独有的“速度与激情”。

从早年的电车,到满城的汽油车,再到如今,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升级版“电车”——新能源公交车全新回归,舒适、干净的环境深得人心,“安全驾驶”成为每位司机的行为准则,曾经的火爆脾气收敛了不少,车慢了,也稳了

(2022年底,全新的公交2路电车(左)上路,与旧车(右)的对比)

武汉公交数十载风云变幻,从“电车”到“汽车”,再到“电车”,在快与慢中不断修炼,驶出了武汉人的热心,驶出了武汉人的情怀。

公交车上,看得见武汉人的暴脾气,也看得见武汉人的仗义

少侠,可曾记得几百人挤公交的恐惧?

35岁的谢先生曾经历过武汉公交的辉煌,2008年前后,在纸坊读书的他可是亲身体验过周日下午在光谷广场挤车回校时的场面:“回学校只能坐901路,人是被推上去的,双脚能悬空!”

那时,没点本事还真难上车,谢先生向长江云记者传授他的独门秘籍:“站在前排,跟着车门往前挪,确保车停稳的时候能站在门口,然后就是灵活卡位,快速冲上去了。”

(十几年前的光谷广场,回校的学生们挤公交,有时一连来几辆,但仍然辆辆爆满)

别指望上了车就能舒服,没有座位不说,就是想找个下脚的地都难。有时候,只能一只脚勉强站立,手都没一个可以扶的地方。不过,倒也不用担心,旁边的乘客把你一卡,就跟着人群在车里晃吧,摔倒是不会的。

每到一站,就能听到被挤在里面的乘客大喊:“下不下,不下让一哈!”可哪有地方让呀,门口的乘客只能先下车,腾出空间让后面的人下了再上车。特别是夏天,就是在车里一动不动,都能让人热到“黑汗水流”,于是,乘客们的火气也上来了,“慌莫斯撒”“挤个莫名堂”……这样的斗嘴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

在那个公交车是武汉交通绝对主力军的年代,巅峰期,武汉的公交线路达到了238条,车辆规模5435辆。好在公交车的环境也在不断升级,普通车晋升空调车、IC卡配合无人售票成为武汉公交的新潮流,蔡阿姨回忆道:“有时候来了几辆车都不坐,就是为了等来一辆空调车,那真是舒服多了。”

人多的公交车上,不仅能看到武汉人的暴脾气,更能看到武汉人的仗义直爽。

市民邹阿姨回忆:“以前老坐546路上班,早高峰人多,大家全都挤在一起。有一天,我急着上车,没顾虑别的,结果后面的小偷就贴了上来划开我的包,他拿到我的钱包准备跑的时候,司机看到了,立刻吼了一声‘小偷,你搞莫斯啊!’,然后旁边的乘客就一起把他摁住了。”

看到了就大吼出来,这份武汉人的正义感,成为市民们安心乘车的底气。

公交车上,每个年龄段都自有浪漫

话说90年代的武汉公交,可谓百花齐放,中间带着铰接盘的“手风琴”公交,那可是孩子们最爱的地盘,两节车厢的中间,一个圆形的铰接盘不同步地跟着车厢来回转动,孩子们一上车就直接冲到那里,势要比个高低,看谁站得更稳。

(小朋友们喜欢的“手风琴”公交)

(车上的铰接盘处,是孩子们最爱的地方)

而成年人,则更钟情于“双层公交”。

水平线两米以下,是普通人生活的世界,而双层公交的二楼,则是另一番光景。坐在最前排,眼前大而明亮的车窗让武汉的景色尽收眼底,那是情侣们绝佳的约会地点。两人并排坐着,相互依偎,长江的波涛、昏黄的夕阳、绚烂的霓虹都是感情升温的催化剂,看着眼前的美景,像极了那泰坦尼克号船头夹板上的杰克和萝丝,不禁想许下“You jump,I jump”的誓言,这,就是独属于公交车上的甜蜜瞬间。

(武汉的双层公交车,二层一排是情侣最爱的位置)

老年朋友也有属于他们的“浪漫”。

闲来无事,退休后的爹爹婆婆约上三五好友,选一路风景好的公交,从起点坐到终点,不为别的,就是聊聊天,晒晒太阳,看看街景,这种不紧不慢地出游也别有情调。

最热闹的时候,是春节。

进入腊月,各家各户的年货开始置办起来,到汉正街买年饰,在天声街炸圆子、灌香肠,再去循礼门弄点鲜花,沿路的公交车上随处可见一家老小拎着大大小小的包袱。“你这肉看着蛮舒服,哪里买的?”“今年的香肠蛮好吃”……同车的乘客们互相交流着买年货的心得,车里不时散发出浓浓的香气,年味儿从公交车开始就浓了起来。

从“特种部队”到“机动部队”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经近百年,地铁、空轨……更多便捷、准时、快速的交通工具逐渐占领武汉交通的主阵地,公交车也因成本、规划等因素渐渐改线、取消,作为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是承载市民们无数回忆的那些最熟悉的公交车,引得不少市民怀念。

现实如斯,当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改变,武汉公交在“江湖”中的地位如何保持?

曾经的公交占据着公共交通的绝对主力,如同“特种部队”一般。如今,作为武汉立体交通网络的地面主体,公交依然是直达街角巷弄边边角角的优质性价比选择。

不仅如此,现在的公交朝着定制化的方向迈进,百花齐放,创造出更多的可能:

402路、408路化身“旅游专线”,

为游客的City walk提供更优体验;

520路开启吉祥号婚车定制,

带给年轻人更别样的浪漫;

企事业单位定制的通勤专线,

又能让打工人们安心地睡上一会;

演唱会散场后的定制线路,

让歌迷回家不再是难题

……

各种各样的定制公交,就像“机动部队”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任何人们有需要的地方。

(串联武汉10个红色景点的408路公交车)

未来的武汉公交“江湖”又会如何?你是否同样期待?

(长江云新闻记者 周翔 实习生 赵丹丹 责任编辑 杨雨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