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要务,瞄准制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师资配置、待遇落实、培养机制、教育科研等方面问题,定向施策,精准发力,不断缩小城乡师资差距,打造了教师“引得进”“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育新生态。
一、优化农村师资配置,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一是大力实施农村教师补充计划。坚持新招聘教师优先安排农村,近5年招聘教师1687人,55%安置到农村学校。每年招聘10-20名“三支一扶”支教教师全部服务农村学校,外地调入寿光教师均安排到农村任教5年以上,全面补强农村师资。
(资料图片)
二是大力实施教师交流轮岗。根据乡村偏远学校用人需求,每年选派30名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对音体美专任学科教师配备不足的农村学校,设置 “走教”岗位,确保每个学校都能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各学校“一校一策”制定岗位竞聘方案,通过分层聘任、双向选择,让每位教师都能立足岗位发挥作用。目前,寿光已累计交流轮岗教师3000余人。
三是大力实施人工智能助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农村校园数字化、智慧化建设,为农村学校配备触控一体机2800台,为农村教师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按“需建必建”原则建设“云端学校”,开设名师云课堂,通过名师在线直播、观摩、互动交流等方式,对乡村教师进行个性化支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二、落实各项惠师政策,为乡村教育发展“留住人才”
一是强化周转宿舍建设,让乡村教师“安居乐教”。实施乡村教师安居工程,累计投资255万元,新建、改扩建周转134套,建筑面积4690平方米,安排单职工、轮岗教师及新参教青年教师270人。每套周转宿舍全部配齐各类生活设施,让乡村教师拎包入住,切实解决农村教师“住宿难”问题。
二是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让乡村教师 “享受红利”。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按最高标准全面落实津贴补贴政策和乡村补贴。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长期在偏远学校工作的一线教师,在职称评聘等方面设立偏远学校工作年限奖励分,调动教师扎根农村的积极性。
三是精减评比考核事项,为乡村教师“减负瘦身”。通过集中清理、统筹规范、专项排查整治等多种措施,让教师将时间和精力回归主业。严格控制面向基层的检查评估项目,对评估项目进行大幅压减,评估指标由原来的20余项降至9项。明令禁止25项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让教师静心从教。
三、打造教师培训体系,为乡村教育发展“强筋壮骨”
一是落实保障机制,筑牢教师培训根基。依托潍坊科技学院和寿光市职教中心建设“一基地两中心”,最多可满足1500名乡村教师学习、食宿,为教师培训提供充足场所。每年拨付300万元用于干部教师培训,各农村中小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不低于公用经费总额的5%,为农村教师发展扫清了资金障碍。
二是把握重点环节,打造高效培训新常态。立足农村教育新形势和教学改革发展需求,每年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量身定制培训课程,采取专家论坛、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实施全员培训。所有培训实行封闭式管理,培训过程落实领导包靠、过程性督查、当日考勤通报等制度,确保培训参与度和实效性。
三是用好平台载体,成就专家学者型乡村校长。每年组织中小学校长到江浙沪等教育先进地区实地考察学习,投入50余万元在干部教师中开展“好书漂流”等活动,营造校长全员提升的良好氛围。实施名校带动战略,全市所有乡村小学校长以驻校形式,全程参与城区优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拓宽校长办学思路,提升办学效益。
四、城乡教研深度融合,为乡村教育发展“蓄势赋能”
一是锤炼两支教研队伍,推动城乡学科教研进入新常态。强化教研员的选拔和管理,重点打造专职、兼职两类教研员,引导各级各类学校精准组织教研。目前,共有专兼职教研员71名,均为潍坊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和学科骨干。
二是构建四级教研体系,汇聚教育质量提升新动能。着力构建 “市级、镇级、学校、年级”四级教研体系,遴选10名一线优秀教师作为领头人,建立16个学科基地,对全市教研把关定向。各镇街中心校辐射镇域内所有农村学校,以学区、学科为单位组建骨干教研团队。各农村学校把“每周一大研、每日一小研”作为必修科目,通过日教研将每一节常态课都上成“精品课”“示范课”,让每位教师都能轻松驾驭课堂。
三是打造教研联盟,助力乡村教育实现新发展。依托7所优质学校组建7个城乡教研联盟,实施学校抱团发展。开展联盟内各级教学骨干“送课到农村”活动,与农村教师面对面“同课异构”,同步汲取课改力量。对联盟内各学校进行捆绑评价,评价成绩与年度综合督导成绩挂钩,让乡村学校成为教研“主阵地”,乡村教师成为教学质量提升“主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