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位于上城区丁兰街道北城枫景园南面的丁兰体育公园灯火通明,篮球场上热力四射,前来打球的居民你来我往,呼喊声此起彼伏。

这处改造提升的长睦板块嵌入式运动场,是丁兰大力推进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的成果之一,也是目前上城区内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打造的最大嵌入式体育场地,如今已成为附近居民争相“打卡”的运动健身新地标。


(资料图)

除了长睦板块,还有充分利用建筑屋顶、桥下空间等“金角银边”区域建设的运动场地,正见缝插针地“嵌入”丁兰群众生活圈,悄无声息地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

“微改造”+“精提升”,按不同项目设置免费开放时段

上周末早上9点半,家住丁兰枫景园的居民王宏磊,穿过马路,来到小区对面的体育场。他打开手机小程序上的预约码,刷开了篮球场的门禁,进入场地。“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现在建起了运动场,试营业第一天我就来办了篮球场月卡。”王宏磊边热身边喜滋滋地说,周末他都会来这里打会儿球,可以说在家门口实现了“运动自由”。

这个体育场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同时拥有网球场、门球场、5人制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的综合型运动场馆,于4月底完工,目前正在试营业阶段。

据场馆负责人汪磊介绍,体育场每周一到周五会根据不同项目设置免费开放时间段,例如篮球场在下午4点前免费,其余时间按照同档次的商业性场馆七折收费。“这既满足惠民利民的初心,也满足专业化、市场化竞技体育需求。”汪磊说道。

嵌入式体育场地,是民生工程,要高标准建设,更要以人为本。为此,在建设嵌入式体育场地的过程中,需要广开言路。“我们前期通过“党建统领 护航亚运”网格大走访行动、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等方式,请广大居民一起来提需求、提建议,比如想建什么样的体育场、想配什么运动器材……任何涉及体育场地建设的相关内容,都可以来反馈。”丁兰街道党政办工作人员说,其中听到最多的,是刚退休的一些老年人,提出可不可以开设门球场地,让大家都动起来。“场地本来规划有一个5人制足球场,适合年轻人下班来踢。我们就想白天时候可以把足球场转换成门球场,正好让老年人白天来运动,这样就能大大提升场地利用率。”

“原来离我们最近的是丁兰文体中心,骑车过去要10多分钟,现在新建了这个场地,离家更近,运动方便多了,要是能有乒乓球场地就更好了!”家住附近的大伯王胜利感慨道。

王大伯的意见,也已经被纳入到街道的规划中——“附近的高架下面有处桥洞,我们正计划改造成乒乓球场馆,离这里路程只有几分钟。”听说建议有了回声,王大伯高兴极了。“我今年73岁了,在丁兰住了大半辈子,越来越感觉这里这几年变化很大,住在这里很幸福。”

完善“10分钟健身圈”,天街楼顶闲置空地成了空中篮球场

作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放大亚运效应的重要举措之一,丁兰街道坚持把健全公共文体服务体系作为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工作重要内容,通过“微改造 精提升”等举措,大力推动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把城市空间“边角余料”变为全民健身“金角银边”。今年,迎亚运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项目也被纳入街道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推进。

哪些地方适合建造嵌入式体育场地,这其中有很大的学问。“改造体育场地,必须把居民需求与可利用的空间精准对接起来,这样的场地才是有价值的‘金角银边’。”丁兰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街道进一步统筹学校、企业园区、闲置地块等资源,探索出“闲置地块+体育健身”“桥下空间+体育健身”“企业园区+体育健身”“建筑屋顶+体育健身”等4大类嵌入式模式,并引进第三方进行社会化运营。

比如在龙湖丁桥天街,昔日的顶层露天闲置空地摇身一变成了空中篮球场,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在丁兰西子智慧产业园,一处闲置厂房被改造成羽毛球馆,不少上班族在休息时间相约在此,挥击球拍,享受着运动的快乐……

此外,丁兰正在规划建设临丁路网球场,桃花湖公园二期还将规划成沉浸式体育社交空间。结合临丁路智慧绿道、桃花湖公园绿道、丁兰文体中心、龙湖天街亚运观赛空间等临丁路周边现有公共文体设施,丁兰将构建一条“临丁路运动文化带”。同时,随着各村社建设健身苑(点)、景区、企业园区、学校等各处体育空间串珠成链,丁兰居民家门口的“10分钟健身圈”进一步完善。

“嵌入式体育场地不单单只是一个配套,更象征着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我们要建设让老百姓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的体育场所,同时以亚运带动公共文体服务提升。”丁兰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街道还将结合亚运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定期举办各类球赛、全民毅行等体育赛事,推动市民走向“赛”场,让“好生活在丁兰”更进一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