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著名呼吸病学学家钟南山教授,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主讲: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讲座由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主持。
“我小的时候,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也就是当时岭南大学的校园,生活过10年,怀士堂、马岗顶……这里留下了我美好的童年回忆,我对中大是很有感情的。” 尽管因为意外受伤,钟南山院士无法来到中山大学南校园怀士堂现场,但是他亲切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与现场中大师生的距离。
【资料图】
钟南山院士讲座现场(摄影:关嘉铭)
钟南山院士的父亲钟世藩曾在中山大学的前身之一岭南大学任教,是著名的儿科专家,“中山医”“八大金刚”之一,母亲廖月琴曾任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与中山大学合并)肿瘤医院副院长。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钟南山院士旁征博引,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翔实的数据,总结了两年多来我国抗疫取得的成就,系统分析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的特点,介绍奥密克戎的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对如何加强个人防护提出了建议,并对大家关心的抗疫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疑释惑。
(一)中国抗疫成就获得国际认可
“两年多以来,我国在抗疫工作上取得的成就,是得到国际的认可的。”钟南山院士说,2021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报告中阐述了全球四种不同国家采取的防控策略,即强力防控、压制、遏制、不采取有效措施,将我国的“强力防控”策略列为最佳选项。
钟南山院士解释道,我国抗疫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二阶段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第三阶段是奥密克戎传入之后。从数据来看,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约2年时间里,我国确诊病例数增长不到2万人,确诊比例和死亡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值和西方国家,这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少见的,正是因为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政策,落实了举国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及应对、加强重点公共场所管理及推动疫苗接种等有效措施。
钟南山表示,一开始野生毒株致死率非常高,没有有效治疗方法,从传染源头切断传播链是最有效的方式,而采用强力防控策略,让我国得以成功保护千千万万的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免受病毒侵害,同时争取了研发疫苗的时间。
(二)奥密克戎传播力越来越强,但致病性大大减弱
“当前全国范围内遭遇了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特点是传播性强。”钟南山说,回顾新冠疫情三年,在奥密克戎毒株出现前,我国累计感染新冠人数在10万人左右,病死率为4.65%。奥密克戎进入中国后,截至2022年12月6日,全国累计确诊人数约25万,累计感染人数近170万人,病死率(死亡/确诊人数)为0.24%,最近已经接近0.1%。
钟南山院士认为,奥密克戎在不断变异,传播力越来越强,但致病性大大减弱。早期,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感染部位有上呼吸道、气道和肺部,但经过两年变异后,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从全国趋势看,奥密克戎感染后,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明显上升。
钟南山院士分析了今年9月份以来,国内广州、北京、重庆、郑州等城市的疫情情况,认为新冠疫情的病死率接近流感。
(三)奥密克戎病毒“北强南弱”缺乏证据
当前网上有一种传言,认为北方的奥密克戎病毒株比南方的更强。对此,钟南山院士表示,这一次说法缺乏科学证据。
“目前,广州等南方地区流行毒株为BA.5.2;北京等北方地区流行毒株BF.7,是在BA.5.2基础上的突变株,总体来看,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
钟南山院士表示,北方毒株的潜伏期进一步缩短,患者在感染次日即出现传染性。大部分人在感染后没有很明显的症状,部分人出现咽干、咽痛、干咳、头痛、发热等症状,为轻型患者。他指出,发热温度高、全身疼痛让患者很不舒服,但这与医学上的重症轻症是两回事,并不是说疼痛得厉害就是重症。
“什么地方毒株比较弱,什么地方比较强,主要来自个例的感受,恐怕缺乏科学根据。”钟南山院士说。
(四)“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的观念不可取
“现在有种说法‘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这种观念不可取。因为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钟南山院士说。
钟南山院士表示,“感染的时间越晚,感染后出现‘辛苦’症状的概率会更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感染者是无症状。”
(五)青年人感染新冠后的重症率很低,可以把医疗资源释放给更加需要的老年患者
“青年人感染新冠后的重症率很低,若感染后自我健康监测未出现预警症状,则可继续居家隔离,把更多的发热门诊和急诊就诊资源释放给更加需要的老年患者。但若自我健康监测后出现了可疑的预警症状,仍然需要及时就近就诊。”钟南山院士说。
“疫情高峰期间,与老人同住者也应当接种疫苗和加强针,自觉减少非必要外出和聚集,外出时做好自我防护,避免感染。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及时进行抗原自测,若出现阳性,应自我隔离,减少和家中老人的接触。”
(六)“重阳”的概率不太大
阳了还会再阳吗?钟南山院士引用了一项前沿研究,奥密克戎感染对Omicron BA.4/5的再感染保护率为78%,感染过一次奥密克戎毒株后,在一年之内再次感染仍有有76.2%的症状保护率可能性为无症状感染者。“这实际上就像又打了一针疫苗,我们形成自然的免疫,之后便能更好地抵抗病毒。”钟南山院士说。
(七)建议加强异种疫苗接种
钟南山院士指出,预防新冠,疫苗接种是关键。接种同种疫苗,预防感染的效果不会加强很多,但预防重症的效果仍然很好。接种三剂次及以上的疫苗,保护效果会加强。接种异种疫苗,相比于同种,对感染和死亡的预防效果会大大加强。
“目前我国已经研发了新冠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等多种疫苗。在接种两针灭活疫苗的基础上,再接种一剂腺病毒载体疫苗或者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效果会明显加强。”钟南山院士特别呼吁,要特别加强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疫苗保护。除非患有不适宜接种疫苗的特殊疾病,否则应尽最大可能接种疫苗。
(八)钟南山院士加强个人防护的8条建议
虽然奥密克戎重症率大大降低,但仍不可掉以轻心,钟南山院士对个人防护提出了8条建议:
①加强防护(戴口罩、保持距离、减少公众聚集等);
②不应为感染而害怕;
③大多数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
④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检测;
⑤若持续发热一定要去医院;
⑥患一般慢性病老年人也要打疫苗;
⑦囤药没有太大必要;
⑧“老药新用”要经严格实验。
(九)“没有疫情的学校要正常开展线下教学”
钟南山院士表示,“新十条”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对于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校内超市、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要正常开放。对于有疫情的学校,钟南山院士建议,要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减少疫情给师生带来的不便。他还建议,要完善校地协同机制,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特点,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
讲座结束后,钟南山院士还与中山大学师生积极互动,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讲座现场(摄影:肖遥)
钟南山院士充满希望地表示:“我相信,在明年初,我们将看到一个更加开放、阳光、乐观、有生机的社会!”
“钟院士的讲座让我们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大家要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做到个人防护‘不松劲’,配合防疫‘不掉队’,自觉自律‘不大意’,营造坚定信心、团结奋斗、科学自助、同心互助的良好校园氛围!”陈春声书记在总结讲座时说。
本次讲座是“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的活动之一,由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主办。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频、新华网、南方日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以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微言教育、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等多个全国高校多个教育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超过七千四百万万人次在线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