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生得聪明‍

西晋首富石崇斗奢的故事历来被津津乐道,以前认为此人无非是一无知无畏的暴发户,年岁跟“肉糜帝”司马衷相当,估计也是脑满肠肥的一路货色。但近来看《晋书》忽然发现,此人不仅长得伟岸俊朗,竟然还是个文武兼修的全才,诗赋也相当出色。再看其发家史,也不是躺在祖辈荫凉下吃现成的啃爹一族,他积聚的巨量财富还算是白(黑)手起家。那他的人生轨迹就很值得探究一下,尤其是他发达之后,为什么会招来杀身之祸,甚至殃及满门?

石崇出身豪门,少年好学。父亲石苞是魏晋名将,官至大司马,位列三公。《晋书》记载:“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是说他的老爹仪表堂堂,儒雅豁达。石崇是六个儿子里的老小,大有其父风范,人称为“风流豪俊”,有勇有谋,二十多岁出任修武县令,后参与伐吴有功,被封为安阳乡侯。晋武帝很看重他的才干,一路提拔他由南中郎将、荆州刺史等直至出任九卿之一的卫尉,这个负责宫廷禁卫的职位是他当的最大的官。

石崇才气纵横,当时有一帮文人号称“二十四友”,都跟着外戚贾谧厮混,他也是其中之一,当然他不能算是滥竽充数,其作品《思归引》《明君辞》《金谷诗序》及《王明君词》等都是一时风行的佳作,有人赞他“不在潘(岳)陆(机)下”,这话有点吹嘘,但叫一声“才子”他还是当得起的。


(资料图)

总体来看,石崇是个聪明人,但为什么走上了不归路?莫非“首富必死”的定律在西晋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吗?笔者从相关记载中分析石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全过程,总结他的教训共有四点可供镜鉴:

首富的取死之道一:不义之财,悖入悖出‍

前文中说到石崇“白手起家”,有人觉得不可能,毕竟他爹位极人臣,怎可能不留下财富?据《晋书》记载,石苞临终,确实把家产分给了儿子们,可偏偏就是一点也没给石崇。石崇的母亲还替小六子抱不平,石苞说:“此儿虽小,后自能得。”这孩子虽然最小,但他将来很能挣钱,所以不用给他。

这就有点奇怪,难道这个儒将老爹的还是个神算子?又查阅了一遍《石苞传》,并没有记载他有这种特异功能,倒是查出石崇身上长着一颗巨富痣。呵!有意思,这颗痣竟是以石崇来命名的,也叫石崇痣,据说其位置在右肩胛骨最下端靠近脊椎的地方。看官此时不妨宽衣解带找人看看,要是也有这么一颗,呼呼哈!那就恭喜贺喜您大发啦。

其实这颗痣未必那么神奇,石崇的发家是因为手黑,“崇颖悟有才气,而任侠无行检。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这句话是说石崇不是那种死的不敢抓,活的不敢拿的文弱书生,他倒有一身邪气,说“任侠”是好听的,说行为不检是客气的。他当荆州刺史的时候,白道黑道的钱统统不放过,除了搜刮民脂民膏之外,他甚至干过杀人越货的勾当,组织了一帮人马专门抢劫来往客商,因而暴富。

刺史加劫匪,石崇的第一桶金这么来的,泡在客商们的鲜血里。钱来得如此肮脏血腥,他却能安享太平富贵,岂不成了咄咄怪事?

还有一种说法,石崇在讨伐吴国的过程中,也曾经大肆劫掠财物。不管钱是如何积聚起来的,到了一定的程度则“多财善贾”,用钱生钱就相对容易了,于是正如东晋时王隐所书:“石崇百道营生,积财如山”。

清华喦《金谷园图》,画中人为“石崇“

首富的取死之道二:望尘而拜,婢膝奴颜‍

要说石崇手黑,前面还有曹操是榜样,他曾经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但曹操比石崇强的一点是,手黑脖子也硬,宁可我负天下人,算是个贼里的硬骨头,但石崇的品性可就羞对先人了。

他当上了卫尉之后,晋惠帝暗弱,皇后贾南风专权,石崇也不看看那都是些什么德性的人,甘心依附于贾南风的侄儿鲁公贾谧,这位贾谧先生承袭其外祖贾充之爵,“权过人主,威福无比”,又好附庸风雅,还搞出一个声名远扬的文学圈子,名叫“文章二十四友”,其中就有号称天下第一的帅才子潘岳。

潘岳也是个轻薄子弟,“性轻躁,趋势利”,和石崇沆瀣一气,很对撇子,一心巴结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只要看见贾谧出来,他俩就迫不及待地跪倒,磕头如倒蒜。

不仅如此,更让人不齿的是,贾谧的外祖母广城君郭槐(贾充的老婆)每次出来,石崇遇到时总先下车在路边站好,整理衣冠,望尘而拜,“其卑佞如此”。

首富的取死之道三:为富不仁,草菅人命‍

石崇与皇上的舅舅王恺斗富的段子不少,似乎总是他占上风。在数量上要取胜——王恺搞出四十里紫丝屏障,王崇就得用更贵重的彩缎铺设五十里。另外,在速度和稀有程度上他也要压倒对方——客人来了要喝难煮的豆粥,他吩咐一声,下人立马就热腾腾地端上来了;大冬天在他家还能吃到绿莹莹的韭菜末儿;同样是牛车(那时富豪耍个性),王恺家的跑起来总比石崇家的慢。

石崇为此很得意,王恺就花了重金去贿赂石崇的下人,拿到了所谓秘笈。其实也没多么高明,不过是煮豆粥是预告准备了熟豆粉,韭菜末儿是把韭菜根捣碎后掺在麦苗里,而牛车跑得快,是司机技术好,对牛不加控制,让它撒开欢儿跑就完了。王恺知道后如法炮制,石崇失了优势,恼火异常,一追到底,竟然因为这么点破事将泄密的人给杀了!

据《世说新语》的一则消息:石崇每次请客,总要把他训练好的绝色女子们悉数派上用场,任务是给客人敬酒。他在金谷园有个酒令,做不出诗罚酒三斗,但在这里,客人不喝酒,那奉命来敬酒的美女可就魂飞魄散。因为石崇的家法是,直接推出去杀了!

一般人看到这种情况,就算不胜酒力,也得喝下去,比如后来成为东晋名相的王导就勉为其难,喝得大醉。但王导的堂兄王敦却是个相当桀骜不驯的家伙,偏不喝,连着来了三个美女都没用,他就要看看你石崇真会杀美女吗?石崇果真“霸气”,下令将美女全部拖出去砍了!但王敦依然表示不喝,王导觉得这太特么得瑟了!就劝王敦不过是喝个酒吗?何必如此?王敦却轻描淡写地说:“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他杀他自己家里的人,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一个是心如蛇蝎,一个心如铁石,这样视人命为草芥的人必然不得好死,后来,石崇被夷灭三族,王敦则被剖棺戮尸,也是一番因果显报。

首富的取死之道四:暴殄天物,骄奢淫逸‍

石崇后期经营出一个庞大的产业帝国,他的庄园里仅大型水锥就有三十多个,拥有肥沃土地数千亩,财富自然滚滚而来。

石崇家的茅厕都极尽奢华,朝中有一位重臣刘寔,出身寒苦,这天来访。谈着谈着一时内急,就去了一趟厕所。结果这个厕所上得他眼花缭乱,里面不仅有大蚊帐、垫子、褥子等极为豪侈,还有各种稀有香水和香膏供客人洗手,更让他难堪的是,出来的时候有一众美女捧着香袋伺候,还要为他换一身新衣服。刘寔招架不住,脱身而走,回来对石崇说:我是不是进了你的内室?石崇摇头,那就是供客人使用的厕所而已。

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最高潮是在晋武帝助阵之后。武帝看到舅舅在石崇的面前连连吃瘪,就想帮他扳回一阵,把宫里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王恺,让他去石崇的面前好好显摆显摆。

结果石崇来了,看了看,微微一笑,竟然用手中拿的铁如意直接把珊瑚树打个粉碎。

王恺大惊,石崇却说:“不足恨,今还卿。”——别那么紧张,不就是棵珊瑚树嘛,还你就是了!

他转身命令手下搬来了一堆珊瑚树,高达三尺四尺、光彩夺目的就有六七棵,王恺也只有苦笑而已。

古人有言:天道忌盈,事情别做得太满。石崇穷奢极欲,丝毫不知内敛,“不生内变,必召外忧”。

结局:死得糊涂‍

《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初,崇家稻米饭在地,经宿皆化为螺,时人以为族灭之应。”

陕西洛南石崇庙壁画

公元300年,石崇的“外忧”果然来敲门了。

表面的起因是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后,诛杀贾后等人,石崇的靠山贾谧也被杀。司马伦的党羽孙秀索要石崇的爱妾绿珠,绿珠美艳而善吹笛,石崇一向宠爱有加,当然不肯应命。孙秀恼怒之下,劝司马伦杀掉他。

那天,石崇和绿珠正在楼上宴饮。看到收捕他的甲士们蜂拥而来,对绿珠说:“我今为尔得罪。”

看问题确实很浅薄,竟然归罪于女人,根本没想想自己是如何恶贯满盈,即使没有绿珠他也难逃此劫。

让人敬佩的倒是绿珠,大大方方地说:“当效死于官前。”——既然是为我,那我就死给你看,于是“自投于楼下而死”。

石崇的无耻在于绿珠跳楼时他并不知道自己会被拉到东市砍头,以为是只不过流放到南方的烟瘴之地,但他当时并没有阻止绿珠的自杀。所以两人的关系只是自私占有,上升不到爱情的高度,绿珠用生命维护的只是石崇的面子,死得很亏。

五十二岁的石崇把全家都推向了刑场。可惜的是到死都没想明白他的死因何在,他叹息“奴辈利吾家财。”——以为人家是看上了他的财产,结果旁边的一个小兵一句话就怼得他哑口无言:“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您也知道财产是祸害,为什么不及早散掉呢?

今日感言:有一个词叫“天妒英才”,一些满腹锦绣文章的才子年纪轻轻就没了,人们总觉得是被老天收走了。石崇其实也是很有才的,诗赋都很拿得出手,但他的死则纯属咎由自取。还有人替他开脱,说他是自污以自保,呵!这个观点笔者简直不敢苟同,觉得连那个小兵的水平都不如,穷欲,炫富可以糊弄朝廷,但抢劫、杀人可以蒙蔽老天吗?

参考文献:《晋书》《魏氏春秋》《世说新语》《菜根谭》《两晋南北朝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