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防止暑期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三个学期’,加强暑期学科类违规培训的专项治理尤为迫切。”7月11日,福建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等16部门召开全省2023年校外培训“点题整治”暨暑期校外培训监管工作调度会,进一步部署推进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丽英、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许和木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各市、县(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有关部门人员在各地分会场参会。

会议传达了教育部、省委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省科技厅、省文旅厅、省体育局分别就科技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监管工作进行部署和业务指导。

会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主业主责,迅速行动起来,开展暑期攻坚行动,会同有关部门严查严处、全纳监管,避免学科类违规培训出现“破窗效应”。

暑假期间,各县(市、区)教育局领导要分头带队、分片包干,进行全覆盖排查,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实地核查。要特别关注以“思维成长”代替数学、“语言成长”代替英语、“素养达人”代替语文等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形态,要严查以作业辅导、自习教室、生涯规划等名义变相组织违规培训;对无资质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由县级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排查,重点针对名称中包含“教育咨询”“教育投资”“托管服务”等字样的市场主体,逐一进行排查;对曾经被责令整改的培训机构,要采取“回头看”复查,看是否整改到位,防止死灰复燃;对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参与违规培训等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排查,一经查实,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依托社区街道网络化管理体系,对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楼宇、居民小区、托管机构等场所进行动态排查。对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暑期排查和发现的问题线索,要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实行挂图作战,逐个销号。

会议要求,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立足于全纳监管,加快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工作。按照《福建省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在7月底前以县区为单位公布一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双减”办要在8月10日前汇总各县区公布的“白名单”报省“双减”办,由省“双减”办在省级网站、公众号发布。8月份起将以县区为单位,组织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对无资质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对违规开展培训活动的公司(机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近期全省已进入夏天高温期,各地要迅速对各类培训机构(包括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至少开展1次安全专项检查,对场地、设施、消防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构,立即停业整改,补齐补足人防、物防、技防设施设备。针对一些培训机构为逃避监管采取“关门培训”的现象,各地要重点关注、重点检查,一经发现,依法严肃处理。督促培训机构近期至少开展1次安全自查自纠,制定完善各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暑期日常管理,确保营业期间每2小时开展不少于1次的防火等安全巡查,坚决维护学生生命安全。

各地要常态化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监测,严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风险排查和预警防范机制,防范校外培训机构出现重大风险。暑期攻坚任务繁重,各地要加强力量统筹,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做出成效。要统筹部门执法力量,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协作执法,增强整体执法效果。要充分发挥督导队伍的作用,组织督学积极参与校外培训问题线索的督查,让“双减”这个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在暑期学科类培训整治中发挥出利剑作用。

各地要紧扣时间节点,搭建宣传平台,通过发布提醒、致家长一封信、家访活动、公众号宣传、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实效,营造“双减”良好氛围。要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成才观,形成减负共识,自觉抵制违规学科类培训,理性选择非学科类培训,不盲目跟风报班。

各地各类学校、青少年宫和有条件的社区,要坚持学生自愿、教师自愿的原则,积极开展暑期托管、夏令营等公益服务,提供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作业辅导等服务,解决好暑期家长“看护难”问题。要统筹社会资源,推动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免费向学生开放,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助力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安全和有意义的暑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