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面塑,浮现在眼前的就是一个个插竹签上的花鸟鱼虫?

“80后”的年轻传承人徐祎或许能给出不同答案。就在不久前,“指生万物”长三角市民手作大赛百位“最美手作人”揭晓,上海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徐祎与她的作品榜上有名。


(相关资料图)

《昆曲江南》,是她的作品名,将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的角色,以Q版人物形象呈现,辅以江南水乡白墙青瓦,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也是徐祎日常创作的特色之一:将古老的面塑技艺注入年轻化元素,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更为实用的作品,融入现代日常。“希望通过包括我在内的年轻力量,焕新非遗文化。”

“长大后我也成了‘捏面人的’”

一群孩子紧紧地围了一圈,凑着小脑袋看徐祎将不同颜色的面在手心里揉、搓、捏,不一会儿功夫,一个活灵活现的孙悟空就做好了。

“中国面塑又叫江米人,俗称‘捏面人’,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 徐祎小时候,这个行当还叫“捏面人的”,没曾想,自己长大后也会在某一天,成为这一行当的其中一员。

2008年一次机缘,作为幼儿园教师的她接触到非遗面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她带着作品去工艺美术博物馆拜师,师从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陈瑜。尽管当下手工造型材料发展迅速,但徐祎始终谨记陈瑜教诲,对“面”有一种坚持:“真正的非遗面塑原材料一定是用面制作。”

在一年年头的时候,她就要开始和面了。过完春节先蒸第一道,将配料放在一起揉、蒸,一团团面团成型后阴干,密封分别保存。等要制作之前,再把存好的“原色”加入颜色,调和蒸煮,如果面团的柔韧度不适合还会蒸第三遍。

徐祎的创作,是从红楼梦人物入手的,“我小时候看80版红楼梦,翻来覆去看,我就想能不能做出来。”

创作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非遗体验,也是讲好中华传统文化浪漫故事的一种方式。”结合民间故事,不仅有了市民文化体验的新素材,也成为非遗传承的新载体与新出口。此后,她不断从民间故事、四大名著中汲取灵感,多件面塑作品多次入展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及全国面塑展等各类展览竞赛。“我希望传承的,不单单是面塑这门手艺,还有中华传统文化。”

在非遗中寻找治愈和快乐

“在捏面团之前,我们先自己把人物的这个动作摆一摆。”

老人、白领、孩子……不管坐在底下的“学生”是谁,徐祎都这样耐心,不疾不徐,让大家自己感受过人物手脚的位置、角度后,再开始“一捏二搓三揉四刻”。她说,面塑,塑的人物虽是静态的,却讲究一个活态,要充分掌握其表情、动态。她也常常观察身边,把生动的神态记录下来。

2018年底,她首次在自家小区开设了公益面塑班,没想到报名非常火热,这使她有了在更大范围传播这一非遗技艺的想法。她先后在各高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博物馆,以及街道社区担任非遗面塑的传承导师。2020年,她在田林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立非遗面塑传习基地,除了体验课程,还有作品展示,充分利用线下、线上各类平台宣传非遗文化。

“我非常欢迎更多人来了解、接触面塑这门技艺。”为了吸引更多小朋友参与,她还融合使用当下新兴材料,用起来更加方便,自然风干更适合造型。她同样发现,喜爱非遗的年轻人多起来,近年来非遗手作名额需要“抢”。更多年轻人,尤其是亲子非常青睐这一形式:“在国潮文化和手工劳动中找寻治愈和快乐。”

徐祎坦言,自己与老师也曾忧心这项传统手工艺当下的发展现状。比如人们对面塑艺术的了解停留在街头艺术层面,年轻人也大多不愿意从事这项技艺,使得传统技艺也出现断层等问题……徐祎一直也有小确信和小希望:自家正在读初二的儿子从小耳濡目染,渐渐地也能做出一些像样的成品,“孩子会带去学校,给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无形之中也是一种传播。”

来源:上海徐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