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28日,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以下简称中电工程)亮相2023年数博会的东数西算馆,在数博会展区以“数能融合,绿算未来”为主题,全方位展示其大型算力集群绿色低碳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能源与数字的深度融合,赋能贵州省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能建中电工程2023数博会现场

中电工程已在贵州省深耕能源电力市场数十载,建成了多个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推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西电东送”战略实施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作为国内较早开展信息化、数字化探索的工程公司,中电工程也积极打造数智化服务价值链,推动贵州能源行业智慧低碳转型,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重要支撑。

随着贵安集群“东数西算”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中电工程将打造清洁主导、多能互补的绿色智慧数据中心产业园,助力贵州省开辟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新赛道,加快建成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电力连通,点亮万家灯火

20余年前,乘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中电工程充分利用自身在电力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投身贵州省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贵州能源优势转化、推进“西电东送”战略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7年,值“十一五”期间,中电工程勘察设计的贵州至广东±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投产。作为黔电送粤直流大通道,该工程线路跨越1194公里,将贵州电能源源不断地送往广东深圳负荷中心地区,对推动贵州经济发展及从源头上解决深圳缺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中电工程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的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投产。该工程是世界首个±500千伏三端直流工程、国家重点输变电工程,其建成标志着云南与贵州两省形成电力互联互济综合体,对促进云贵清洁水电消纳、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021年,海拔2514米的贵州六盘水市梅花山马家沟,中电工程EPC总承包建设的高海拔自然覆冰试验示范基地——梅花山防冰基地二期工程投产。该工程以防冰、除冰及融冰技术为主体研究内容,通过覆冰预测、检测和治理等措施,为寒潮天气下“西电东送”大通道可靠稳定运行提供坚强保障。

数智赋能,推动创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技术发展,数字化浪潮蓬勃兴起,中电工程主动拥抱数字时代,积极打造数智化服务价值链,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贡献“能建智慧”。

2019年,中电工程勘察设计的贵州省内首个超(超)临界大型火力发电工程——中电普安电厂投产。该项目充分运用基于EIM技术的智慧电厂管理,既实现了工程设计全过程数字化、全流程贯通、全专业协同,又依托精细程度居于国内领先的数字化建模水平,提高了项目建设、运营效率,对保障贵州省内及外送电力供应起到关键作用。

电力监控系统承载着南方电网电力生产控制、调度、运行、监视等系列重要任务,网络安全形势日益复杂严峻,中电工程承担了贵州电网的网络安全规划与咨询设计工作,强化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2年,中电工程EPC总承包建设的贵州省级电能计量检定中心(含配套用房)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贵州电力计量集约化水平、计量检测水平、计量数据分析水平和计量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助力贵州电网建立精准稳定、高速互联、广泛感知的数字化智能计量体系,进一步发挥计量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支撑作用。

蓝图绘就,谱写精彩篇章

在我国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中电工程参与编制的《南方区域“十三五”能源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通过评审。课题组对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的“十三五”能源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系统评估,为促进能源规划的有效实施和调整提供了重要参考。

随着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需求提升、新能源开发消纳规模不断增大,加快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势在必行。当前,中电工程还承担了贵州新型储能发展机制研究工作,为全省“十四五”及中长期新型储能发展规划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

2022年初,国家正式启动了“东数西算”工程,而能源与数智融合成为加快东数西算建设的重要“引擎”。中电工程积极在贵阳贵安枢纽节点开展政策研究、方案策划、商业模式探索和项目开发等工作,加快促进数能深度融合,推动“东数西算”工程顺利落地实施。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大力推动下,“比特”与“瓦特”因数能融合而深度携手。一方面,通过“比特”灵活驱动“瓦特”,数能融合推动能源行业智慧低碳转型,为贵州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数能融合也有力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化、绿色低碳化,将“瓦特”高效转化为“比特”,为数字贵州建设夯实底座。

接下来,中电工程将积极发挥央企带头作用与责任担当,以庆阳节点的成熟经验为样板,以建设贵安源网荷储一体化大数据产业园及贵阳城市算力网为目标,为贵州枢纽节点提供质更优、价更低、高速度、大容量、智能化的算力服务,汇聚社会力量共同绘就“算力,像水电般随用随取”的美好蓝图,助力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秀云

编辑王帅

二审刘娟

三审刘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