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节“在现场”看到XR的更多潜能

6月16日下午,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创全新板块“数字影视体验展-超感试验场”举办了最后两场“在现场”特别活动,PICO影视工作室负责人范帆,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未来影像研究中心主任孙斌,多媒介制作人黄若谷, XR内容创作者章达明,与体验展策展人车琳及策划顾问王懿泉一起,分享了各自在扩展现实(XR)领域的创作和研究思考。

XR赛道弯道超车


【资料图】

在当天的第一场对谈中,参展作品《无主之城VR》的制作人范帆首先介绍了VR互动剧、VR互动漫、VR纪录片、6DOF四个类型,和现场观众分享了不同类型的扩展现实影像作品的创作脉络。关于创作,范帆直言“在扩展现实世界里,我们得到的沉浸感是翻倍的。同时我们也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它的成本也是翻倍的。传统电影的制作成本对比XR的话,至少是一比二甚至是一比三”。

对于XR创作这条赛道,范帆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些年其实一直在摸索方向,我们需要做一些新的类型,不断吸引观众,来推动行业发展。之前的媒介都是2D的, XR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这是第一次我们能真正的通过三维媒介去讲故事,去表现人类的生活,去传达我们想要传达的价值与意义”。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XR是有巨大的机遇。以电影为例,全球电影其实是以美国主导的,因为美国的类型片发展比较好,它更早的把握了大众的消费脉搏。但就现在的XR发展环境而言,我不觉得中国跟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有很大的差异,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大家其实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范帆说。

主持人王懿泉在听完范帆的分享后回应说,“经过这几天主持‘在现场’活动,我有一点发现,对于未来影像和电影之间的关系,以及XR影像可以走出怎么样一条路,不同嘉宾和现场观众的洞察各不相同。但今天我能感受到范帆老师对XR的未来充满信心,而且已经发展出了非常扎实的探索成果,不仅有具体的方法论,还有丰富和成熟的实践,这令我们对未来非常期待。”

范帆继续谈到,“我们有没有可能把握住这次的新的机遇,去制定一个新的规则?我觉得是有机会的,这需要有技术支持的平台,也靠更多的创作者一起努力,让它真正成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定义的、崭新的未来艺术类型。”

共同探索XR领域的更多潜能

当天的第二场分享中,体验展策展人车琳及策展顾问王懿泉与三位嘉宾集体亮相“在现场”活动,展开了一场名为“记忆 · XR · 未来”的主题研讨。

多媒介制作人黄若谷分享了她正在制作中的项目,这件XR作品打造了一棵留存记忆的数字之树,任何参与者都可以把自己的记忆以树叶的形式留存在这个数字空间中。对于如何利用数字创作优势,在娱乐之外发挥数字创作的更多作用,黄若谷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在数字进程、媒介进程如此之快的年代,我们也想要在数字网络空间中给大家提供一些精神的庇护,我们想要留给元宇宙原住民一个休息的地方。就像我们现在在每个公共空间或是公园,都有一片绿地给我们休息,那么为什么不在虚拟世界中,也有一片这样的精神庇护所?这就是我们想要在这个空间中实现的,同时它与疗愈艺术也强相关”。

参展作品《眼眶 Or Bit》导演章达明,在谈到XR创作的时候,以创作者思维提出了自己的独特思考,“《眼眶 Or Bit》在很大程度上探索了镜头潜力和运镜本身。我们看到很多360的作品往往采用固定机位拍摄,我认为没有镜头语言的话,这个东西其实不能作为一个艺术媒介。所以我们就做了很多尝试形式,比如对摄像机的撞击,对于创作者来讲,这种实验就是一次次冒险,就是要挑战过去的习惯 ”。

车琳和王懿泉延续了近期的策展构思,他们再次向嘉宾提问XR创作的未来,“对于扩展现实技术和影像的未来发展,刚刚范帆老师以行业创作者的经验给予了肯定的答案,那么大家认为以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迭代,是否会给创作者带来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未来影像研究中心主任孙斌,从媒介理论和传播学视野给出了自己的解读,“用媒介环境学派莱文森的理论去思考,媒介的演化发展,有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是令人新奇的玩具阶段,第二是能够承载现实的镜子阶段,第三个是超越现实的艺术阶段,达到第三阶段是需要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并把情感的表达和寄托融入其中。XR能不能走到艺术阶段,这个是打问号的,不是所有新技术都可以走到的”。

“但我认为目前的扩展现实影像具有发展成一个艺术类型的潜能。有些学者就说扩展现实的本质,不是技术,而是艺术,而且是最高的艺术。这是从最本体上的一个判断,扩展现实应该与情感表达和艺术化呈现是相关的。不过这个艺术化的过程还需要不断的探索,技术也需要时间去完善”。孙斌补充说。

贯穿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全周期的“数字影视体验展-超感试验场”今日闭展,五场“在现场”特别活动也顺利结束。本次项目通过呈现前沿影像作品并组织XR创作者的深度交流,为广大观众和电影产业嘉宾提供了许多新视角和新观点。信息量满载的展览与热烈讨论,让每个人都对未来影像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现场”往期文章:

“在现场”走进XR创作的台前幕后

“在现场”感受XR魅力,展望XR未来

上影节“数字影视体验展-超感试验场”—“在现场”畅谈XR与影像创作的未来

“在现场”漫谈科幻文学与视觉艺术的未来

- FIN -

深 焦 往 期 内 容

生长于街上的斜杠导演,从戛纳平遥FIRST一路闯进院线

他竞逐金棕榈拿过普利策,这是今年必看的展

当日本商业电影跌入谷底,这位喜剧大师成为救世主

当代最伟大的意大利心灵,一个是费里尼,一个是他

美国动画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配乐

郝蕾专访:没有人能抗拒地心引力的吸引

银幕不该禁止女性友谊,“双姝”才是电影乌托邦

戛纳评价最高的华语片,导演畅聊余华的小说和朱一龙

口碑炸裂,这是2023年最精彩的大银幕表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