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雪消风自软,梅花让柳新。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资料图片)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开好全国两会,对于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23年的春天,一批青春面孔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以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与两会代表委员们共襄复兴伟业;一批矫健身影活跃在参政议政会场,以勇毅前行的青春担当和两会代表委员们共谱时代华章。为及时报道好两会声音,推动青年优先发展,中国青年杂志全媒体开设“两会面对面”“代表委员微访谈”“两会青春声”等栏目,及时反映两会重要议题,共同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

两会面对面④

共青团中央团体提案: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支持体系建设

整理/本刊记者郝志舟 

近年来,新冠疫情对青少年的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就业升学都带来了一定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多发态势。随着“新十条”的发布,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但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并不会随之立即得到缓解。疫情以来,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接到青少年心理问题相关求助个案占比逐年增长。由心理问题导致的厌学、网瘾、亲子矛盾、学生欺凌、未成年人犯罪等,更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机制还不健全,链条还不完善,社会化参与渠道不够畅通。

一是社会心理服务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不同部门各司其职,力量分散且同质重复,缺乏顶层设计和协同联动。

二是学校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阵地,心理专业力量薄弱,而专业社会心理机构无法通过有效渠道参与学校心理宣教服务。

三是发现、预警、治疗、跟踪、康复等各个环节存在工作和信息上的断层,学校、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工作链接。

四是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在技术标准、执业伦理和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参差不齐,心理咨询行业缺乏统一的资格认证和行业监管,从业人员良莠不齐。

五是社会大众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日益提高,但对心理问题仍普遍存有偏见,心理健康宣传科普工作严重滞后。

心理健康是系统工程,需要相关教育主体、干预主体和参与各方密切配合,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和专业力量,辅以常态化的健康筛查及宣传科普,构建高度协同、高效运转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体系。针对这些问题,共青团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强疫情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支持体系建设的提案》,提案建议:

一是建立政府部门主导、统筹社会力量参与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议政府部门牵头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多部门、多主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协调联动机制,统筹学校、家庭、医院、社区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动、医教结合、多方参与、社会协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体系。学校做好前端心理健康教育、科普、发现和一般性干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做好后端心理问题诊断、治疗及系统性康复;深入开展“家长课堂”“家长学校”,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群团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服务通道,助力心理问题发现、转介、干预、诊疗、康复等环节形成闭环。

二是大力扶持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社会组织发展,规范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认证。建议加强对专业力量强、社会声誉好、等级资质高、热心公益事业的心理专业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场地租金、畅通工作渠道等方面的支持。建议畅通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渠道,对已获得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心理工作者,尤其是从事青少年心理工作实务的心理工作者进行备案、登记,建立青少年心理工作准入、年审、培训和退出制度。建议依托现有平台和工作机制,调动整合优质规范的专业机构、专业资源和专业团队,支持和孵化专业心理社会组织,面向校园、社区和青少年家庭提供心理健康打包服务和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并实施全过程监管。

三是依托12355服务台,建设全国统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议以12355等较为成熟的平台为依托,打造统一、高效、便捷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平台。增加建设资金投入,加强社会化资金募集力度;完善接询转介机制,打通绿色就医通道;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专家库、志愿者库,健全人力资源共享调配机制;加强心理服务对策研究,研发科学普惠的心理健康宣教产品,最终实现社会力量参与发现报告、转诊转介、技术支持、协调干预、宣传科普全链条服务无缝对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