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这句平时调侃人的话,在火热的天气里却恰如其分。时下正是三伏天,比天气更火热的是各大文化场馆。7月26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段时间,南宁市各文化场馆颇受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图书馆出现了排长队甚至一座难求的现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凭借其清凉优雅的环境、丰富多彩的活动、厚重典雅的文化气息,已经成为市民消暑纳凉的好去处。

7月26日下午3时,南宁市气温超35℃。记者 邹财麟 摄

选择  文化场馆觅清凉


(资料图片)

夏日炎炎,一大早就烈日当空,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然而,在广西图书馆,上午9时之前,早有市民排起长队,等待图书馆开门。到了开门时间,大家鱼贯而入,寻找最佳位置,或是自习,或是阅读。

7月26日下午3时许,市民在广西图书馆内阅读,室内气温在25℃左右。记者 邹财麟 摄

阅览室很快就座无虚席。其中,有正在阅读的年轻人,也有写作业的中小学生,还有查阅书籍的中老年读者,大家都安静地坐在桌子旁边,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同样热闹的场面,也出现在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场馆内。入夏以来,不少市民选择走进这些公共文化空间“充电”,学习、纳凉两不误。“夏天室外太热了,博物馆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展览,让孩子增长见识。”市民刘女士每周末都会带着孩子前往各类文化场馆,她打趣道:“现在南宁市各大文化场馆的活动很丰富,孩子在这待上一整天也不腻,还能给我省下不少空调费。”

服务  体验活动更丰富

“书店的书籍种类繁多,全天冷气开放,阅读氛围很好,沐浴在书香中,就算大家是来‘蹭空调’或者遛娃的,也能够激发他们看书、购书的欲望,还有利于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位于民族大道的一家书店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正如这名负责人所说,为了能够引导更多市民在纳凉的同时接受文化熏陶,各家文化场馆也想出了不少点子。

从今年7月1日起,南宁市图书馆重启夜间开放,全馆开放时间延长至21时,自修室开放至23时;此外,全市12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7×24小时为读者提供不间断、高效便捷的自助服务。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为广大市民提供人人均等的文化服务,非常欢迎大家来享受良好的阅读空间。”南宁市图书馆一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在馆内读书氛围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捧起书,静下心,感受阅读的快乐。

此外,广西博物馆、南宁市博物馆等场馆,还在暑假期间准备了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活动,吸引前来纳凉的亲子家庭参与,让孩子和大人都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家感受到文化带来的宁静和清凉。

观点  相互尊重求多赢

近段时间,南宁高温持续,市民边擦汗边寻找纳凉的好去处。有的市民选择到商场“蹭凉”,既能购物又能消暑;喜欢阅读、看展的人则选择到公共文化场馆,“蹭凉”“充电”两不误。

事实上,无论是何种方式,市民的最初需求都是纳凉消暑,而满足市民的纳凉需求,正是市政民生工程的重要功能之一。近年来,相关部门一直在想方设法为老百姓撑起“遮阳伞”,这其中,公共文化场馆自然成为最佳选择。

“当下,广西各类文化场馆都能做到能开尽开,持续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品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一级调研员熊健厚介绍,广西现有115家公共图书馆、124家文化馆、64家博物馆(纪念馆)、4家美术馆和1176家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这些公共文化场馆成为有文化需求的老百姓纳凉学习的好去处。

“‘正规’的纳凉场所多了,对纳凉的文明倡导也就多了。”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平认为,纳凉者和公共场所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关系。

毕竟,文化场馆包容市民纳凉,颇具人间烟火气,也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样子。当然,纳凉者也要自觉遵守各大场馆的规定,不给场馆秩序造成影响,如此才能做到双赢乃至多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