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农业职业教育以“兴农富农”为己任,肩负着提高农民素养,培养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和农村治理人才,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历史使命。
不可否认,现有的农业职业教育还不能适应乡村振兴所需人才多样性、复合性、应用性、成长性的需求,乡村振兴面临人才供需不匹配的现实困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农业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解决好乡土人才“招不来、育不好、留不住”等现实难题,切实增强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适应性。其中,涉农职业院校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6年,在脱贫攻坚驻村帮扶过程中,我校老师均产生了很深的触动:一方面,农村村两委干部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在乡青壮年劳力少,农村空心化现象普遍;另一方面,按照普通招生培养的方式,学生报考涉农专业的意愿不强,毕业生很少回到农村一线。可以说,这是一个普遍问题。据统计,2021年,我国高职(专科)学校招生数约为500.1万人,同年农林牧渔类专业高职招生数约11.6万人,占比仅2.32%。中职招生数约489万人,同年农林牧渔类专业中职招生数约23.5万人,占比仅4.8%。
也是从驻村帮扶那时起,学校开始从农村人才供给的角度进行反思,达成“职业教育不下村,乡村难振兴”的共识,决定调整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提出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按照“村里来乡里去”的原则,培养本乡本土农民大学生。笔者认为,解决好“招得来”“育得好”“留得住”等关键问题,涉农职业院校要从三方面下功夫。
推进多元协同、实行校地共管。涉农职业院校应与各县市区组织部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行“多主体多角度”学业评价,校、企、村共同参与学业考核,从思想道德品质、农技匠心追求、农业生产实践、农村基层管理、创新创业成果等多角度予以评价;依托共建的“乡村振兴学院-县市区分院-现场教学基地”三级教学组织体系,实施“淡学旺工、农学交替,弹性学制、分段教学”教学运行模式。
遵循学生技能掌握的规律和逻辑,围绕关键能力构建培养体系。一是研制技能本位的培养方案。围绕农业产业人才的关键能力,解析专业核心技术技能,构建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开发技能点微视频、工作手册式教材等教学资源,加大学业评价的技能考核比重,系统推进学生的技能提升。二是注重理实融合的现场教学。打造“行走课堂”,将课堂搬到“美丽乡村”示范点、国家乡村公园、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注重案例教学;遴选本地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基层治理示范村等建设校外教学点,对口安排跟岗训练与在岗实践。三是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聘任涉农企业创业能人、行业科技专家、乡村“土专家”“田秀才”充实师资队伍,组建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结构化教师团队,组织学生与技能导师结成师徒关系,开展模块化课程教学;倡导学员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四是加强双创教育的有机渗透。开设创新创业实务课程,指导学生设计或优化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支持学生入驻大学生科技园、科创小镇、创业街区等创业孵化基地,将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融入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全过程。
做好跟进服务,建立乡村人才终身学习体系。把人才留在乡村,学校需进一步建立完善乡村人才跟踪服务体系,为乡村人才提供技术咨询、项目申报、创业指导等服务。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和培训回炉机制,健全学员终身学习支持体系,支持学员毕业后经常回校“充电”,进行知识技能的“回炉提升”。同时,学校还应拓宽发展思路,针对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卡点、转型升级痛点,聚合政校行企院的资源和力量,共商共建产教联合体,构建多方良性互动的机制,进而开展研究攻关与成果转化,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高焕清,系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