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院学子进行工业现场编程调试


【资料图】

前不久,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信院”)工程科学学科入选ESI全球排名前1%,这背后是深信院紧盯电子信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所需,把握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两翼齐飞的办学基点,打造深信创新港、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端平台,以平台集聚、学科交叉、大师引领、高端服务为着力点,深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研发。2022年,学校获批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全国高职院校中位列第二。

近年来,深信院擦亮信息底色,聚焦国家急缺人才自主培养,特别是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强芯铸魂”工程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学校与头部企业推进“产教科”深融互促,探索“专、精、特、新、高”育人路径,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培养素质好、技术好、实践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两好两强”大国工匠。

在服务区域产业集群的高原上,与“链主”企业共建育人高峰

多名学生入职腾讯等上市公司,很多学生在毕业三年后职位晋升……借深圳软件产业总量高、增速高、投资增速高的“东风”,深信院软件技术专业群毕业生实现了高质量就业。专业群4个专业都精准对接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而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同时被列入了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广东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近年来,深信院深入发掘产业所需,做特做强软件、移动通信、微电子等六大专业群,精准对接广东省“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中的六大集群、深圳市“20+8”产业集群中的11大集群。深信院以信息类专业为主,现已开设49个专业。

高端高质高新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越来越需要基础知识扎实、技术技能精湛、创新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头部“链主”企业对行业用人标准影响越来越大。基于从标准化生产到个性化生产的新趋势,“链主”企业更需要卓越工程师、场景工程师、现场工程师等复合型人才。

“我校紧贴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紧贴教育规律、紧贴现代大学治理理念,紧扣高价值产业、高价值企业、高价值岗位,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培养适配的人才。”深信院党委书记苗宁礼表示,学校面向未来,与华为等头部企业共建鲲鹏产业学院等13个特色产业学院。校企深度协同,动态优化调整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等,为“链主”企业及其生态企业、供应链企业,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场景落地的复合型人才。

为在校企协同育人的高原上打造高峰,学校充分发挥国家“双高”专业群的办学优势,与腾讯、华为、中国电子等“链主”企业,共建腾讯、开源鸿蒙、麒麟信创等高等工程师学院,为集成电路等六大“高精尖缺”领域培育良才。

腾讯高等工程师学院以“厚实基础+项目实践+素质赋能”为特色,着力打造一专多能的“腾飞班”和多岗并训的“腾实班”。校企“双导师”以数字化项目产品的开发、推广和市场运营为主线,跨专业、跨部门组建学生项目小组,培养学生适应多元岗位的关键能力。“腾飞班”入选国家教育部门职教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典型案例,现已推广至国内多所高职院校。

用战略定力坐热“冷板凳”,先行带动聚合“强芯”联合体

“学校所教的专业技能,帮我们快速适应芯片领域的多元岗位。”学校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技术专业很多学生大二就被国内半导体公司“抢走”,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贡献才智。

这背后是学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方面,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而人才数量和质量的不足,严重制约着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具有技术难度高、实践条件要求严、办学投入大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国仅53所高职院校开设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专业。

“我校人才培养植根于国家尤其是深圳信息产业需求,不但很早就开办了微电子专业,还用非凡的战略定力,将‘冷板凳’坐热,服务‘强芯’等战略需求。”深信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晖介绍,2021年,学校成立独立建制的微电子学院;通过校企共建深信院“芯火”产业学院,成立半导体先进制造学院,为世界500强企业等培养芯片设计、封测及半导体制造等全链条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学校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担任战略咨询专家,柔性引进电子科技大学王厚军教授和张波教授2个国家级别集成电路团队。学校微电子学院现有52位专任教师,其中博士45人,23名教师具有集成电路企业3年以上工作经验。学校集成电路师资团队的规模、博士化率、产业背景占比都在全国职业院校中位居前列,获评集成电路领域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受限于行业特点,师生难以到集成电路企业核心岗位实操。学校建成产业级芯片封装和测试生产中试线,在建半导体芯片制造人才培养平台。校行企共同探索“6真”模式,以“真环境、真项目、真产品”培养学生“真技术、真本领、真才干”。学校微电子学院已为珠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输送2800余名专科、87名本科、36名硕士工程人才,以及6名博士后。

美美与共,深信院牵头成立微电子专委会,带动全国20余所高职院校新开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专业。专委会服务200余家院校,培训全国师资及产业人才3000余人次。

职教集团以点带面培育急缺人才,为国产工业软件“铸魂”

深圳市冰海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多款工业软件,精度参数已接近国外同类软件。这背后是深信院教师和冰海科技工程师经常在大量工作场景中调试优化软件、提升工业场景应用的匹配度。校企成立订单班,学生在第五学期就要经常去企业,现场了解工业场景应用需求。

工业软件是支撑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及国际形势变化,国内很多大型工业企业希望能有更多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推动“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深信院担当作为,聚焦深圳产值超万亿元的智能终端生产需求,在智能制造与装备学院开设工业软件开发技术等专业。学校更在全国率先以全面国产工业软件为底座,创建智能制造全链条全场景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开展国产工业软件人才培养和应用研发,服务广东“铸魂工程”。

学校与汇川、中望、赛意等头部企业强强联合,按“岗位—场景—智造流程—教学项目—知识模块”的思路,力促专业对接产业、职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

以点带面。2021年,深信院牵头12个省市的30所高职院校和19家工业软件领域的头部企业,成立工业软件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促国产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由于育人成效、带动作用突出,深信院在全国职业院校中被率先纳入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校企共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实践中心,开展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术研发等。2021至2022年,学校承担6项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相关的国培等培训,培训约300名师资,线上培训1000多人。

“产教科”深融互促,师生创新成果孵出行业巨头

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前三年,因无发明专利等“金刚钻”,激光技术只能用于打标和切割等传统加工。在学校周泳全教授团队助力下,海目星公司整合激光与自动化的集成技术,创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双方八大合作项目产生营收,其中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激光高速切割设备是海目星公司销售的王牌产品,累计营收超过了21亿元。

“我校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转化应用先进技术成果等优势,通过校企共建产业共性技术攻关急需的中试平台等方式,在研究型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产业之间,架设创新要素交融、转化的桥梁。”王晖举例说,学校新材料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就根据企业对新材料的研发需求,校企联合攻关,帮助企业完成关键指标测试,推动产业发展。校企还利用中试平台,联合开展工程化实践教学、中试小批量生产等。

近年来,学校力推“产教科”融合互促。学校教师通过中试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帮企业开展技术开发、转化等攻关,并以研促教;校企共建教师工作站等,教师从中获取行业主流技术和生产案例,提升技术服务、实践教学等能力,为企业培育人才。海目星公司等受益企业通过捐赠设备、设立奖学金、选派工程师参与教学等方式,帮学校建好专业。企业还开放产学研合作项目,学校很多学生通过技术开发前端、产业化实施和大规模生产等多元岗位的锻炼,提升实践、创新创造等能力。

学校很多学生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参与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比赛等。近五年,学生在政府部门主办的国家级别大赛中勇夺108项荣誉,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3项银奖。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已孵化出国家级别高新企业。学校因成绩出色,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所有专业都已践行“产教科”融合互促育人模式,精深分层分类培养,精细培养过程。该模式还辐射至国内22所职业院校,以及韩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产教科深融互助、联产承包破解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卡脖子’难题的探索与实践”拟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黄金时期,深信院将坚持走高新高速高质发展之路,努力培养“两好两强”大国工匠。

(深小信深小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