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哪里?一个多月的逐梦经历告诉我,梦在基层——因为在基层能够看清社会最真实的状态,能够理解党的政策在实施中的回响。”西南医科大学2019级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吴帆在成都某街道办实习一段时间后,在实践日记里写下了深刻的感悟。
(资料图)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成为奉献者、服务者,是西南医科大学重要的育人抓手。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将实践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拓展“大思政”格局,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与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培育了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在专业实践中练本领、强信念
著名老中医望闻问切,年轻学子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前不久,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各个诊室里,“做一日中医”学习实践活动火热举行。来自学校中西医结合学院的大一新生怀揣着兴奋、敬畏之心,在正式的专业学习之前,先跟着名师学习医德医风医术。
活动中,学生们看到几名老中医连续看诊数小时而未曾休息片刻,病人皱眉而来、安心而去,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学医就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学校中西医结合学院学生科科长谢晓东说,“做一日中医”学习实践活动是为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提升学生专业自信而开展的活动。学生通过这项活动,提前感受中医诊治氛围,学习名师医风医德,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中西医学院还通过中医经典晨读打卡、二十四节气活动、科普活动、义诊活动等实践活动,让大家体会到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西南医科大学积极引导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练本领、强信念,增强用专业知识报效国家的理想和抱负。很多学生利用寒暑假回到家乡,利用专业知识、结合专业所长,深入一线,在医院、学校、政务机关等一线参与医疗服务、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
2019级护理专业学生仲吉萍在泸州市纳溪区卫生院见习半个月后,对护理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她说:“我通过护理见习,体会到了做护士的酸甜苦辣,更明白了做好护理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在志愿服务中献爱心、长才干
“希望‘冰墩墩’的到来,能为木木(化名)带来更多爱和希望。”去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满天星”志愿队志愿者给北京冬奥组委写信,希望能给4岁的白血病患者木木买一个“冰墩墩”,收到回信后,来自麻醉学系的志愿者罗昕泠高兴地跳了起来。
“满天星”志愿队是西南医科大学的志愿服务品牌,有来自麻醉学系、儿科学系、人文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院系的数百名师生。他们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志愿服务,培养了深厚的医学人文素养和坚定的家国情怀。
2019年,“满天星”志愿队创立“hello小白”志愿服务项目,专注于为白血病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志愿服务。团队关心和帮扶木木已有两年多,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北京冬奥会期间,团队得知木木想要一个“冰墩墩”,就发动学生守着网购平台“蹲抢”,却一无所获。思前想后,他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北京冬奥组委写了一封信。
几天后,他们惊喜地收到回信,信中表示会积极想办法给木木寄“冰墩墩”,并鼓励她:“相信你一定能战胜病魔,成为人生的勇士,自己奥运赛场上的冠军!也希望能够让你感受到来自千里之外的我们的爱!”
这几年,学校依托“满天星”志愿队,打造了“hello小白”关爱白血病儿童、“伴读小时光”陪伴留守儿童、“邂逅国粹”扎染传承等多个重点项目,累计开展人文关怀、基层医学服务和文化传承志愿服务等活动上万小时。
在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与受助者建立长期信任关系,既奉献了爱心,也增长了见识和才干。问卷调查显示,超过97%的同学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次数与自己的收获成正比。
把流动科普馆带到群众身边
“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走进西南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恩格斯的这句名言。随后,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人体九大系统的标本整齐排开,大到人体躯干,小到一颗牙齿,都制作得十分精致,并附有二维码链接的详尽介绍。
“这原来是学校的人体解剖学陈列室,仅供学校师生开展学习研究。后来逐渐扩建为规模化、体系化的人体科学馆,作为科普基地面向社会开放。”人体科学馆负责人先德海说。
从“对内”到“对外”,西南医科大学的科普教育不断走向大众。去年暑假,西南医科大学师生来到凉山州的农村、社区,开展流动科普馆实践教育服务帮扶活动。他们借助模型、图片,通过现场演示、讲解科普疾病预防知识,开展心肺复苏和急救培训,把流动科普馆带到了群众身边。其他“三下乡”队伍也深入各地,开展社会调查、健康义诊、科普讲座等活动。
“大家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让我们觉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用医学知识服务大众是我们的责任。”“能用我们的专业知识给群众带去一些帮助,我感到很有意义。”……西南医科大学这群“00后”大学生们深入实践,在社会大课堂中书写着绚烂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