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求是小学
(相关资料图)
构建全域学习体系 丰满学生翱翔羽翼
崔明琳 孙巧玲 李娜
江苏省徐州市求是小学创建于1956年,是徐州市首批通过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学校、徐州市首批社会实践基地。多年来,学校围绕“以创启智,求是达新”的育人理念,基于国家对未来基础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创新育人方式,持续推进课程建设,尊重学生成长的权利,构建“学生梦想工厂”,以梦想驱动学习,促进学生“爱创想,会生活,能涵志”,着力打造开放多元的全域学习体系。
全域学习课程实现多样化培养
学校依据学生梦想调查现状的相关分析,指向学生梦想的共同性、多元性、独特性,从纵向上递进构建学生梦想课程,支持学生的梦想,实现多样化培养。
梦想奠基课程。学校着重打造梦想奠基课程(国家课程),在国家课程中植入梦想因子,如语文创想梦、数学思维梦、科学探索梦等,以教室(多元空间)及学习中心为学习场域,围绕大主题、大任务的学习样态,拓展育人时空。
梦想实现课程。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看得见”“摸得着”,学校打造了职业体验课程、未来领航课程、远方行走课程等沉浸式体验课程,课程内容涵盖“我是一名消防员”“VR(虚拟现实)看世界”“皖南行”等,以社会体验中心、未来学习中心、人文科学中心为学习场域,强调大情境、大协作,鼓励学子实现梦想。
梦想再造课程。梦想的实现在于不断实践。学校以多元空间、艺术体能、体验中心为学习场域,围绕大主题、大情境,创设梦想激发课程、梦想再筑课程,开展“小梦想、大舞台”“中国复兴梦”等主题活动,助力学子接近梦想,增强自信,进一步提升学习信心。
全域学习空间实现内外融通
全域学习是一种多元、开放、相互联结、时空贯通的有意义的活动。学校基于学科跨界融合的需要,开发、优化、重组、建设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物型与虚拟相结合的学习空间,实现校内、校外相互融通,为学子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学校围绕学生梦想课程,以每一间教室为蓝本,打造68个能自由组合的灵动学习模块空间。拓展、重建校内场馆,如梦植园、绘本馆、击剑馆等。在以徐州市汉画像石馆、百年老字号万通酿造厂等为代表的四大类课程实践基地群基础上,开拓并优化新的校外育人场域,如与泉山区图书馆、徐州市中医院、中国矿业大学、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合作。学校依托技术支撑,已经实现个性化APP社团选课和“线上+线下”综合性学习。
目前,学校已建成与课程相匹配的社会体验中心、艺术体能中心、情绪行为中心、人文科学中心、智能创新中心、沉浸学习中心六大学习中心,有力服务于梦想课程的共同性、多元性和独特性,全面有效地为学生赋能。
全域学习样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主动、自觉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随着全域学习体系的深入探索,学校发现学生全域学习从学习的主题、内容、方式、时空上呈现出多重样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校组织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从学习主题、内容、方式、时空上探索学习的多重样态。整合课程资源,致力于大任务、大单元、大情境、大协同等多重样态的开发与实施。通过核心的、大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会学生归纳、概括,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创新能力。
全域学习共同体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积极向上的环境对于学生的进步是很重要的。为此,学校积极构建生生共同体、师生共同体、家校共同体、亲子共同体,力求完成从班级共同体向年级共同体、校级共同体、跨校区自组织学习共同体的延伸和拓展。
全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打破旧有组合,经过重新组合,做到搭建新平台、创设新环境、激发新动力、启迪新思维、促进深度学习。使学习由个体学习转变为团队合作,改变传统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单向传递),探索新型的学习伙伴式关系(多维和互动),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使学生学习更主动、更有效。
全域学习柔性制度为学生梦想护航
学校重视学生的梦想,坚持以生为本,从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制定全域学习柔性管理制度,长久有效地激励学生。
学校成立学生梦想指导委员会,引导学生确定梦想、实现梦想,在学生需要时提供帮助。制定学生梦想基金、学生梦想进阶两个激励制度,以梦想基金物质奖励为基础,向初级梦想家、中级梦想家、高级梦想家和超级梦想家精神层面的追求过渡;开设梦想银行、梦想背囊两个存储机构用来存储学生梦想,作为精神财富激励学生不断前行、不断创造。
“学生梦想工厂”小学全域学习体系多维构建项目自实施以来,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师生在全域学习体系的氛围里,真正做到了教有所教、学有所长。接下来,学校将以制度为保障,以学术为引领,将全域学习体系向更深层次推进,扩大建设成果及辐射面,向高质量教育目标迈进,带着万千学子的梦想奋力翱翔!
(崔明琳 孙巧玲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