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最近有些烦恼,每天早上洗漱时总感觉毛巾被什么东西“刮住”,伴随着隐约的疼痛感。

起初,她并没有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阿姨发现自己脖子和腋下长出一簇簇的“小肉粒”。

她以为只是简单的油脂疙瘩,过几天就会好,甚至动手抠了下来,但小肉粒却继续生长,让张阿姨感到害怕,她赶紧去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


(相关资料图)

颈部和腋下的“小肉球”到底是啥?

许多人都会在脖子和腋下长出一些不起眼的“小肉粒”,尤其是老年人,有时候甚至会在后背出现。

这些“小肉粒”其实就是皮赘,也叫皮肤软纤维瘤或纤维上皮性息肉,是一种良性皮肤肿瘤。

它通常是肉色或粉色的小肉球,最初只有米粒大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变成坠子般大小。

皮赘通常会长在脖子、腋下等皮肤褶皱较多的部位,主要与年龄增加、激素分泌异常以及衣物摩擦等因素有关。

除了影响美观外,皮赘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是生长在褶皱较多部位的皮赘可能会引起感染。

除了皮赘,小肉球还可能是脂溢性角化病、色素痣等因素引起,脂溢性角化病通常开始是黑色斑疹,逐渐变成疣状,并伴有油腻性结痂。

它也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男性身上更为常见,通常出现在头面部、颈部、胸背部等。

脂溢性角化病一般不会影响健康,但会影响患者的外貌。色素痣也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可以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出现,尤其是面颈部。

它通常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和混合痔三种,大部分痣都是良性的,无需过多担心,但需要定期随访,一旦发现痣体异常变大或形态发生改变,则需及时就医。

脖子腋下长出“小肉粒”,警惕HPV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皮肤上出现异常的小肉粒,也可能是因为感染HPV病毒所致。

当皮肤出现破损且免疫力低下时,病毒就有了可乘之机,在皮肤上生长繁殖,导致疣体的形成。

常见的疣体类型包括寻常疣、扁平疣、丝状疣、跖疣以及尖锐湿疣,

其中,寻常疣多与HPV1、2、4、7感染相关,易生长在皮肤上容易受外伤的部位,如手肘、膝盖以及面部;

扁平疣多与HPV3、10、26~29、41感染相关,在面部、躯干部位较为常见,疣体一般为2~5mm大小的扁平丘疹,呈肤色、淡褐色,表面较为光滑;

丝状疣是寻常疣的一种特殊亚型,一般会出现在颈部、眼睑处,疣体为柔软丝状;

跖疣多会发生在足底,最初为细小发亮的丘疹,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发展成黄豆大小,因所处的位置特殊,受压后会出现出血点、黑点,行走时可能会有疼痛感;

尖锐湿疣又称肛门生殖器疣,多会出现在外生殖器、肛周以及皮肤黏膜处,是一种性传播疾病。

“小肉粒”直接用抠掉会怎样?应如何处理?

皮肤上出现异常的肉粒、疙瘩,不建议直接抠掉。

如果是皮赘,抠掉不仅容易复发,还会增加皮肤炎症、皮肤病风险,如果觉得脖子或腋下的皮赘影响美观,建议去皮肤科就诊,对症治疗。

对于小肉瘤,可以进行非手术治疗,如冷冻法、激光治疗等,对于较大的肉瘤,也可以选择手术切除。如果“小肉粒”是疣,也不能直接用手抠掉,因为抠掉容易引起皮肤感染,且治标不治本。

身体内部的HPV感染依旧存在,即便是抠掉之后也容易再次复发,且患处如若与他人接触,可能会造成他人感染。

民间广为流传的在疣体根部系上绳子让疣体坏死的做法也不可取,这样做有很大的出血、感染风险,如若罹患的是丝状疣的话,还有很大的蔓延风险。

对于疣的治疗,不同疣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如,寻常疣一般不会有明显症状,在2~4年后或可自行消退,一般无需过度治疗。

丝状疣可通过切除、剪除、液氮冷冻等方法去除,也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外用药物联合进行治疗。

针对跖疣的治疗,一般是建议采用液氮冷冻、外涂腐蚀性酸,尖锐湿疣的治疗需要尽快去除疣体,并消除疣体附近的感染预防复发,日常保持局部干燥和清洁。

因此,当发现皮肤上出现小肉球,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之后再去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预防皮肤长疣,日常生活中有5点注意事项

如何预防皮肤长疣除了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预防皮肤长疣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皮肤长疣的方法:

1、保持身体清洁。每天洗澡,清洁皮肤,特别是在夏季和潮湿环境下,更应该注意清洁。

2、加强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使身体更加健康。

3、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油炸、烤炸等高脂肪食品,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康。

4、避免过度紫外线照射。出门时,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可以涂抹防晒霜或戴帽子、遮阳伞等进行防护。

5、保持良好的心态。压力过大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引发皮肤问题,因此要注意保持心态平衡,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