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淄博市临淄区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优秀传统美德为重点,通过开发齐文化课程,建设齐文化研学基地,组织齐文化进校园活动,不断拓宽学生成长渠道,构建起“内外联动,知行合一”的齐文化教育工作体系,深入开展“齐文化+”教育实践,促进齐文化教育在学校生根发芽、在家庭涵养成长、在社会开花结果。

拓宽主渠道,在“课堂”上传承齐文化

深入挖掘语文、历史、思政等学科课程中蕴涵的丰富齐文化内容和要素,加强齐文化学科渗透。开齐上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扩展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宽度、深度、广度,让学生汲取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做有文化、有内涵的翩翩少年。成立齐文化读本编写委员会和编写工作小组,邀请齐文化研究专家参与研讨,编纂齐文化读本系列丛书。该丛书从一年级至高三,共12册,每册30篇章,合计360篇章,50万余字,包含齐国成语故事、齐国史话、齐人风采、齐风遗韵、古冢传奇等内容,全面介绍了齐人、齐地、齐事、齐物、齐语。

打造主阵地,在“行走”中传承齐文化

依托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古车博物馆、管仲纪念馆等优势齐文化资源,打造75个校外研学旅行基地,开发齐文化体验课程、红色体验课程、科技体验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生态绿色课程、现代农业课程等六类研学课程,绘制《临淄区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版图》,每年参与研学实践的学生达10万人次。目前,临淄区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1处、省级研学旅行基地2处、市级研学旅行基地9处。4个研学旅行课程被评为省级研学旅行课程,19个研学旅行课程被评为淄博市优秀研学旅行课程。临淄区《立足研学旅行新载体,打造实践育人大课堂》入选山东省教育厅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典型案例,临淄区被淄博市评为“研学旅行实验区”。

营造主旋律,在寻根中传承齐文化

将齐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蹴鞠、剪纸、五音戏、鹧鸪戏、八仙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教育,皇城二中聘请八仙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王宝成等到校任教,每年进校开展活动70余次。淄博市非物质文化剪纸艺术传承人、齐陵一中孙树英老师利用自身特长,在学校开设剪纸社团,开发“即兴剪纸”校本课程,先后创作了齐文化成语故事、车马、器皿、瓦当、临淄八景、临淄民俗风情等系列作品;齐陵一中在教育部举办的“学校美育发展这十年”线上交流活动中作典型发言。联合区文旅局,面向全区所有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每年组织开展近60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齐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2所学校获评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11所学校获评淄博市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

打造主窗口,在展台上传承齐文化

聚力打造齐国成语大赛、中华诗词大赛和假期读书行等区级品牌竞赛展示活动,举办“一语千年·用成语演活齐文化”齐国成语故事展演大赛和齐文化“百灵艺术节”展演活动,积极参加省市“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通过诵读齐文化历史典故、中华优秀诗词美文等,带领学生走进齐国历史,感悟齐文化。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参与师生近20万人次,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学习齐文化、了解齐文化、践行齐文化的热情和主动性,真正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