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邻水县紧紧围绕“双减”重点和关键,突出优化作业设计,出台设计指南,瞄准作业改革,盯准课后服务,找准治理方向,扎实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地。
优化作业设计。建立作业设计与布置、过程与监管、公示与监测、评价与考核“四个结合”作业管理机制,创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位一体”作业管理模式,构建“五育并举”作业发展体系。
聚焦课堂改革。把品格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融合到学科教学。建立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开展“城区学校+边远薄弱村小”“一校带一校”远程互动教学,采用直播、录播、植入、观摩等4种应用模式,为25所薄弱学校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教师“三级培训”体系,深入开展千人万课“大练兵”,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创新课后服务。坚持“一校一案”“一校一特”,探索“校内活动+校外实践”课服模式,不断拓展渠道、创新形式、优化项目、丰富内容,打造陶艺、航模、口才等课后服务特色课程,组建特色社团,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改革评价方式。以教育评价、教学质量、考试调整、五项管理等为切入点,建立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先后出台《邻水县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价意见》等文件。增加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评价权重,削弱教学成绩评价分数。采取多元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方式,探索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模式。
亮牌积分管理。印发《邻水县校外培训机构积分清单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采用红、黄、蓝亮牌方式,进行“提醒谈话、停业整顿处罚、直接取消其办学许可”,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
结果导向“答卷”满意
“家长,您好!您孩子的数学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吗?”“您的孩子喜欢学校的课后服务吗?”11月月底,该县教科体局工作人员正在抽查该县一所小学落实“双减”的家长满意度。这样的电话问询涉及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家庭教育等,这样的随机督导几乎每周、每月都会有,有力推动了全县“双减”工作的深入实施。
“双减”实施以来,邻水县已先后开发“非遗”文化川剧等多个课后服务特色课程,成功创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所、“教育部校园足球示范学校”9所、省级校园影视特色学校2所。全县参加课堂教学大比武获四川省优秀课例46个,参加全国第36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等级奖36项,师生作品《“含羞”之谜》作为广安市唯一一件被推送全国参加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