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当前,清除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3年6月各地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问题预防机制、发现机制、查处机制基本建立,到2024年6月隐形变异培训得以全面清除。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隐蔽性强、治理难度大。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抓住问题的根源,给家长、重点机构和人员等关键群体打好心理“预防针”。
“高端家政”、“众筹私教”、咖啡馆培训、剧本杀培训……近一年来,披着“花式”外衣的隐形变异学科培训多次走入大众视野。由于难发现、难取证、难查处,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对良好教育生态的塑造和“双减”工作的实施破坏性较大。正如“小医治已病,大医治未病”,此次《意见》的出台有一个突出的亮点,那就是将防范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置于治理前端。通过健全预防体系,减少违规行为发生。
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顽疾难除,源自“双减”后部分家长和学生的焦虑情绪依然存在。《意见》提出“深化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引导”,背后的深意就是给学生家长做好心理建设,打破对校外培训的不科学预期。实际上,一系列严谨的定量研究已经表明,校外培训对学生的成绩提高并不一定有帮助,反而容易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用套路刷题的习惯。
然而,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现实中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校内提质增效还存在差距,一些学校作业设计水平和课后服务质量不高。这就导致家长与学生的需求不能被充分满足,对校外培训还有较强的惯性依赖。因此,清除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看似是政府行为,实则背后起关键隐性作用的是学校。要看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有没有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当下,还有不少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没有升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乏育儿安全感。他们容易受外界错误声音的诱导,过分放大升学压力,把学习成绩和升学作为孩子人生的唯一赛道。例如,有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倾向于通过聘请私人家教或购买线上课程,获得心理安全感,反而忽视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这导致孩子在识字、拼音、英语等知识量的积累上“抢跑”了,但良好生活习惯、优秀品格特质等潜在优势的养成却落后了。对于这类家长,还需要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和社区结合实际,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积极探索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模式,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有信心、不盲从,自然能够自觉抵制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
除了纾解家长的不安全感,强化对重点机构和人员的防范也是预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育培训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大量裁减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看到市场上还存在隐性培训需求,一些重点机构和人员甚至是个别在职教师,依然囿于眼前的利益“顶风作案”,助长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的风气。缓解眼前的生存压力,于机构和个人而言固然有一定的理由,但这种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之举,注定不能带来自身的长远发展。
《意见》提出“各地要建立防范违规的重点机构和个人清单”,这就是给相关人员打一剂心理“预防针”。当然,清除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不是一味围堵,而是要循循善诱,解除重点机构和个人的后顾之忧,解决其“出口”问题。例如,帮助机构实现转型发展、在招生入学等重要节点加强提醒提示、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裁减人员的就业帮扶等。现实中,一些在职教师会面临学生家长主动要求有偿补课的请求。针对这类情况,各地各校除了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摸底调查,了解学生的客观需求。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做好分层教学、课后服务等,化解学生家长的焦虑和在职教师的尴尬处境。对于教师在校期间额外付出的时间精力,应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助或精神奖励。
防范治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长、重点机构和人员是其中的关键群体。为他们打好“预防针”,引导其从学生、教育乃至国家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待问题,做出明智选择,将有利于在更大程度上凝聚共识,塑造一个更加健康的教育环境。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15日第1版